第41节
第(2/3)节
了”太子唇畔露出一个清浅的笑意。
然而董章庭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董章庭说道:“可能是她没有见过像三位殿下这般风采过人的男子罢了。”
“或许吧。”太子不置可否。
董章庭不想太子继续深入思考这个话题,连忙回禀起另一件事:“殿下,您之前让我查的那件事有眉目了。”
“哦,说说吧。”太子说道。
虽然没有进入刑部大牢,得到况义身上的线索,但是他前世曾经了解过今年即将发生的春闱舞弊案。
虽然查的时候已经时过境迁,很多真相已经掩埋,但是从被处置的人可以倒推出一些事情。
董章庭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看向楼下上来的方向。
太子道:“不用担心,他们听不到我们说话。”
董章庭这才将之前推测的事情说了出来。
晋朝文风最盛有两处,一处在江南,一处就是午京。
历年来朝廷新晋官吏也多是这两处出身,在同乡的帮助下,考上大多都会留在午京;其余地界的人哪怕考上了也要在地方轮换多年,才有机会进入中央。
因此,朝中这两派势力最盛,其余地方出身的官吏为墙头草,哪边弱一点就帮哪边。
这样一来,也勉强平衡了朝中势力。
然而太子入朝,大力提拔实干官吏,隐隐打破了这个平衡。
春闱放榜后,大量江南和午京出身的考生上榜,其他地域考生一个都没有。
直到一位来自北疆的举子敲响了登闻鼓,正式揭开了春闱舞弊案的帷幕。
春闱舞弊案中具体发生了什么,董章庭已经查不到了。
但是他查到了春闱舞弊案之后的结果。
大量午京和江南出身的高官被下放,甚至举家流放;具体牵扯进春闱的官吏绝大部分都掉了脑袋,刑场的土地很长一段时间都变了颜色;大量在地方轮换多年的官吏上位。
自此,太子正式开始掌控朝局长达八年。然而随着太子突然病逝,午京派和江南派出身官吏重新回到朝堂,对东宫一系展开了血腥的报复。
这也是小皇孙被迫在民间长大的真正原因。
不过这些,董章庭都没有办法告诉太子。
他说道:“鄙人查到近日午京内江南学子多有聚会,言谈举止间对本次春闱势在必得,并且鄙薄其他地方的举人努力也无用。”
“那还真是自信啊,还查到什么吗?”太子问道。
董章庭面露惭色:“未曾。”
太子也不在意道:“无事,如今院试将近,你且好好考试。若是有其他进展,再来回禀便是。”
董章庭点头应是,随即面露迟疑,似乎在考虑接下来的话是否该说。
太子面露疑惑:“还有什么事吗?”
董章庭打算冒个险:“鄙人曾经听闻一个故事,不知太子可有时间听一听?”
“你且说说看。”太子起了几分兴致。
“鄙人曾经听闻有大户人家,因为家大业大累积了不少毛病。新任当家人对此颇为不满,因此将所有有问题的人全部清扫离开。家中风气为之一清,那户人家也更加兴旺了。”董章庭说道。
“然后呢?”太子问道。
“数年后,那些被清扫的人家重新聚集起来,偷偷血洗了那户人家。”董章庭的目光投向了窗外的天空,没有看太子。
“这个故事挺有意思的。”太子若有所思道。
恰在此时,二皇子带着其他人从楼下上来。
祁欣兰一脸敬慕的看着身旁的董南雅,董南雅面上谦虚,但是又带着几分骄傲的模样。
之前骄傲的像是一个小公鸡一般的柯妙音此时如同被斗败的公鸡一般,神情抑郁。
毫无疑问,董南雅赢了,董章庭对此并不意外。
前世便是如此,董南雅落水之后,不知从哪里突然学会了大量名篇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