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节
第(2/3)节
学士,前吏部侍郎王锡爵,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预机务……”
朝中官员对此早有准备,甚至在许多官员的时间比想象中更晚了一些。
如今在阁几位阁臣中,他在各个衙门历练皆有建树,且张居正若致仕,张党官员便仿佛少了主心骨,柳贺任了阁臣,张党官员自是安下了心。
张四维、申时行二人与张党官员的关系其实比柳贺要好上许多,但张居正一退,张党官员却不约而同地投靠了柳贺。
其一,柳贺为人十分护短,此事从《育言报》之祸便能看出。
其二,张居正信重他
。
其三,他是货真价实的张居正门生,门生不能违背座师,张居正之改革若被天子推翻,柳贺必是要出来阻挡一二的,从这个层面看,他和张居正的关系比张四维、申时行要稳固得多。
接了圣旨后,柳贺进宫拜谢天子,王锡爵还在太仓老家未至京中,柳贺只得独自一人前来。
随着他入阁之事尘埃落定,张居正在大明朝的首辅生涯也到达尾声。
天子批了张居正回乡的上疏,赐予他赏赐无数,加封他为太师,至此,张居正已集齐了太保、太傅、太师三公之封,成为大明第一个真拜三公者。
天子如今给予张居正的恩荣,令人实不敢想象,历史上张居正的下场竟是那般悲惨。
算一算,此时距离万历十年也只有一年罢了。
柳贺心想,张居正提前还政于天子,他对人事、财税、军政的改革也一步步逐渐显露出成效,若他下场仍如史书上所写那般,便足以证明当今天子的本性。
但柳贺不会容许这样的事发生,不管是为张居正还是为自己。
他既入了内阁,便要庇护张居正身后无忧,这是他的职责。
……
柳贺入乾清宫时,乾清宫内一片静谧,但天子亲政以后,便是乾清宫似也多了一股沉肃之气。
宫殿随主人,天子不掌权时,他做了什么,大臣们或许会过问,却并不十分在意,待天子少一份敬畏之心。
但如今,乾清宫宫殿依然巍峨,但官员们都清楚,大明朝的中心已逐渐由内阁转至这座宫殿——亲政的天子与不亲政的天子,价值完全不等同。
柳贺一步一步向前,此时旭日初升,阳光打在宫墙之上,也打在他的脸上,映照着他半边脸,却仍有一半隐藏在黑暗之中。
“柳阁老,您请慢些。”
引路的内侍小心翼翼地走在前头,柳贺每一个脚印都走得极其沉稳。
自这一日起,他便是柳阁老了。
第248章离开
“臣柳贺,见过陛下。”
天子已经一十九岁,样貌比柳贺第一次见他时成熟了许多,样貌更像隆庆皇帝,体型也与隆庆皇帝一般横向发展。
“柳先生快请起。”天子待柳贺仍是亲和,与他说了一些张居正离朝他如何不舍的话。
不过柳贺为官已有十年,又如何看不出天子心中的真实想法?
他此次见天子,也是来向天子交底,讲他任阁臣后该如何施政。
天子侧耳倾听着。
柳贺觉得,天子这个人虽然小心思颇多,但他刚刚亲政,心中必然是抱着为国为民做些什么的想法,柳贺附上了自己对财税、军政、文教各方面的看法,天子看了片刻,又将那奏章放下。
“柳先生。”
“臣在。”
天子道:“张先生要离朝,朕该如何是好?朝中一日无张先生,朕心中始终惴惴不安。”
陈矩也在一旁附和天子道:“柳阁老,陛下所说句句为实,昨夜念叨着张先生,陛下都没有睡好。”
柳贺同样一副被感动到的模样:“有陛下此言,恩师心中必也十分激动。”
“但见了柳先生这封奏疏,朕心中总算安下了心。”天子道,“天下臣工若皆如柳先生般该有多好。”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