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节
第(2/3)节
艰难。
二人把不准张居正究竟是要退,还是仍在犹豫,若张居正在天子一遍遍挽留下决意继续留在朝中,他二人又该如何?
此事让二人最为恼怒的,便是张居正一点口风也没透露。
“柳泽远似是知晓一些实情。”申时行道。
张四维目露嘲讽之色:“元辅对这门生器重过了头,连汝默你都要退居一射之地了。”
他这话有离间申时行与柳贺的意思,申时行如何听不出?
以往年轻官员中,张居正最为提携的便是申时行,自隆庆时张居正任阁臣起,申时行的风头盖过了嘉靖三十五年与嘉靖三十八年的进士,一路顺风顺水,轻轻松松便入了阁。
就连张四维都遭攻讦回乡过一段,申时行却一直留在京中。
可隆庆五年柳贺入翰林院后,张居正看似对他多有打压,实则让柳贺在几个关键衙门历练过了,柳贺所经手的也都是实事,因而眼下柳贺虽未入阁,在官场与民间的威望却不低。
最关键的是,张居正归政前要将柳贺抬进内阁。
“汝默可知,张子愚、曾三省皆有投靠柳泽远之意?”张四维道,“若柳泽远真入了阁,王汝观必会和他亲近,你我在阁中地位虽在他之前,但他上有天子器重,又将张党之人收拢手下,这般下去,内阁恐无我二人立锥之地。”
申时行自也明白。
他想问张四维,可有法子令柳贺不入阁,但他在外一向是端方君子,纵有想法,也不好当面表露。
对王锡爵入阁他倒没什么想法,王锡爵的威力不如柳贺那般大,且王锡爵是他的同年,相交日久,对彼此的脾性都很熟悉。
王锡爵只是有些书生意气罢了,申时行应对他时觉得十分容易。
可柳贺……若柳贺接掌了张居正一系的官员,正
如张四维所说,内阁或许真无他二人立足之地。
柳贺的脾性不似张居正那般霸道,但办起事来同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若再给柳贺一些时日,恐怕他就是下一个张居正。
申时行虽入了阁,可他这阁臣干得并不快活,民间京中皆知,他这三辅就是张居正的家臣与属吏,丝毫没有阁臣的威风。
申时行入阁也有三年多,张四维清楚这位同僚的性子,如何不明白他心中所想?
张四维便道:“柳泽远想入阁也并不容易。”
“次辅此言何解?”
“汝默恐怕不知,张太岳年前曾进宫面见天子,二人相谈许久,天子对王元驭入阁一事倒是赞同,可柳泽远入阁……”张四维压低了声音,“宫中阻力颇多。”
“柳泽远在民间有不畏权贵的名声,正是因为他敢于顶撞太后,能与东厂相争。”
“他既利用皇家刷自己的名声,就不必怨天子不让他入阁。”
申时行道:“但天子对柳泽远一贯信重。”
张四维微微一笑,道:“天子一旦亲政,与不亲政时终归不同。”
“世宗对张永嘉不曾信重,对夏贵溪不曾信重?”
张璁和夏言的结局却都称不上好。
天子的信重只是一时,而非一世。
穆宗对高拱可谓信重了一世,但穆宗一过世,高拱便被人拉下了马。
这意味着,对于官员来说,天子信重与否其实并不重要。
就以张居正为例,当今天子是不得不信重他,因为天子没有选择的机会,一旦有,张居正这般的首辅并不会出现。
“我二人便一直等着?”申时行问。
“只能如此了。”张四维道,“此时若有风吹草动,张太岳会改变心意。”
若有机会,谁人不想登临首辅之位?
张四维本就是极恋栈权势之人,否则他不会主动和武清伯搭线,更不会侍张居正极小心。
他为次辅三年,在内阁中,无人比他更清楚张居正的威风。
他名义上是次辅,可朝事决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