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
第(2/3)节
这大船在通州码头上都如此蛮横,其主人在京中恐怕也是猖狂至极。
柳贺叫住顾为:“无功,算了,再等片刻也不妨事。”
“这位老爷才叫识相。”大船上一位管事傲然道,“我家主人此次进京面见天子,若耽误了时机,你们谁担待得起?”
码头上的官吏陪笑道:“担待不起,陈千户的事谁也担待不起。”
柳贺一听这官吏所说,便明白了船上是何人。
千户是锦衣卫的官职,除了正经的武官外,荫封文官及权贵子弟也多用锦衣卫官职,柳贺记性极好,看这船的形制,加上船上的官衔牌,便知这人是平江伯陈王谟之子陈胤征。
平江伯自永乐时封爵,这一代平江伯陈王谟娶了武清伯李伟之女,可谓强强联合,陈王谟嘉靖时平了潮州张琏的叛乱,陈胤征是他的独子。
武清伯李伟是太后她爹,李太后是长女,陈胤征的母亲则是他的次女,换句话说,陈胤征是李太后的外甥,当今天子的表哥。
的确是权贵中的权贵,难怪行事如此猖狂。
柳贺让了,那船便大摇大摆地先停下,平江伯封在庐州府合肥县,这船进京的路线恐怕与柳贺相当。
陈胤征这船虽只有一艘,可停得极慢,柳贺等了许久,妙妙也醒了,前面这艘船才停靠完毕。
那管事笑道:“也幸亏你们让了,我家老爷的事才未被耽搁。”
他见柳贺样貌年轻,手下出声时又主动退让,便知柳贺这官当得并不大,有心在柳贺面前多炫耀两句。
“华六,你说些什么呢?还不快去忙正事。”
陈胤征自船舱内走出,见柳贺面孔陌生,也只是淡淡瞥了柳贺一眼,并未与柳贺搭话。
在通州码头停船就耽搁了许久,下船之后,一行人先回了家,柳贺离京时预防自己有重回之日,京中这栋宅子就没卖,派了一位管事在守着,也幸亏没卖,不然他回京之前还得托人替他先看房子。
天子下了圣旨后,柳贺便先去信一封到
京中,命人将宅子拾掇了一番,到了京城,杨尧与杨乡绅夫妇将行李等运下,柳贺则换上官袍,先去张居□□上。
张居正虽从未在信中与他提过,但柳贺心中清楚,他此次能归京,必定是有对方点头的。
否则就凭他筛落了张敬修的本事,别的官员也不敢给他说话。
柳贺带了些礼,多是镇江与扬州的特产,有送给张居正本人的,也有贺张居正次子张嗣修中榜眼的,柳贺来京这一段时日,万历四年的会试与殿试皆已考完,在这一榜,张居正长子张敬修依然未中,而在殿试中,依规张居正当回避,但张居正依然当了这一科殿试的读卷官。
张居正身后如此凄惨,也与他在任上的所言所行有关。
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在官场上行走,还是小心谨慎为上。
柳贺心想,他去贺张嗣修高中,不会让人觉得他是故意的吧?
到了张府,眼下非年非节,张府门前依然有许多官员在等候。
柳贺正要递门包,恰好与一人打了个照面。
柳贺也不由纳闷,他面前这人,竟是不久前才在通州码头见过的平江伯子陈胤征。
陈胤征见到柳贺也是惊诧到了极点,方才他见柳贺模样年轻,因而并未放在心上,此时见他身着绯袍来到张府,陈胤征才意识到,柳贺竟是堂堂正四品大员。
如此年轻便已官居四品,陈胤征竟未听说此人名姓。
方才此人在通州码头也是如此低调,陈胤征家中管事多有冒犯,他也未出声指责。
……
陈胤征虽为权贵,但他老爹陈王谟也是有军功在身的,陈王谟此次来京,便是想到张府活动活动,以便给他爹谋个好差事。
即便陈胤征的姨母是李太后,可朝事非张居正点头不可,便是陈王谟也需在这位当朝首辅面前伏低做小,当然,眼下张居正势大,纵是亲王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