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第(4/4)节
就是个可以将这套程序省去的皇帝,纵观整个大明历史,有一个鲜明特色,明君寿命都很短,昏君寿命长又特别能折腾,主要代表就是嘉靖与万历。
当然,所谓“皆天子亲行”也是不可能的,像阅卷、读卷这样的流程必须由大臣协助,隆庆帝此时便在考虑读卷官的人选。
按一般的惯例,读卷官非执政大臣不得参与,通常来说,阁臣全部参与,九卿通常也会入选,詹事府与翰林学士偶尔也会加入其中。
被选为读卷官,也是天子信任的表现。
隆庆帝并不专断,四位阁臣李春芳、高拱、张居正和殷士儋定了之后,接下来便轮到六部尚书,因礼部尚书需担任殿试提调官,吏部尚书张居正为阁臣,兵部尚书郭乾、工部尚书朱衡、户部尚书张守直与刑部尚书刘自强是接下来的四位人选。
隆庆帝接下来又点了通政司、督察院与大理寺的主官,这是传统,众臣都没有意见。
而其余人选隆庆帝则请几位阁臣推荐。
张居正荐举了吕调阳。
高拱则荐举了张四维。
张四维是山西平阳人,高拱虽出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却在山西,张四维便透过这一层老乡关系与他搭上了线,一步步晋升至吏部左侍郎。
对两位信臣的推举,隆庆帝当场允了,之后又与诸臣商定了殿试中的一些细节。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