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1节

第(3/4)节
是和同窗们对比,他那一手字着实称不上好看,后面练多了,他的字渐渐也就上来了,偶尔还能听先生们夸上几句。

    然而府试之后,柳贺看了姜士昌等人的字迹,便觉得自己一手字似乎没了优势,便又将练字提上了日程。

    因而柳贺的日常其实比院试之前更忙碌。

    院试主攻四书五经即可,试帖诗虽然麻烦,但他用心去写,最终也能够敷衍过去,柳贺只需将以往所学认真回顾,再让文章进一步精练

    便足够了。

    乡试则不同,乡试虽考三场,然而头场便是七篇文章,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考生在经义上稍有不足,便会被阅卷官们察觉出来,且乡试乃是一省优秀士子的比拼,南直乡试一场通常有四五千士子竞争,能通过的不过区区一百三十五人而已。

    在数千生员中脱颖而出,难度根本不是院试府试能比的。

    而第二场的论、诏诰表及判语也需每日勤记苦练,第三场的策论更是需要言之有物。

    柳贺每日既要读书,又要作文,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就必须一丝不苟地完成。

    既然是写文章,柳贺自然不会以量为目标,他不仅要将文章写好了,更要一篇胜过一篇,这样才有练习的意义。

    不管府学之中环境如何嘈杂,柳贺心静了下来,外物就与他无关了。

    教官讲课时,即便内容平淡古板,他依旧挑选其中于自己有益处的,毕竟教官们古文功底扎实,细细琢磨之下,未必没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而自学的时候,柳贺便依照目标去完成,读书、写文章,府学一天课业结束后,他再回家去慢慢琢磨文章。

    柳贺没有急着去书肆买新书,而是将家中的旧书又认真回顾了一遍,务必让自己吃透书中所讲的内容。

    不知不觉间,嘉靖四十四年又过去了。

    ……

    临近放假时,府学给生员们布置了课业,柳贺看了看,除了要求生员们写文章外,还发了一册明年府学的授课安排,也就是学习计划,柳贺领了册子正要看,就听一旁的士子在抱怨:“年年都这一册,这都是嘉靖二十七年的安排了吧?”

    “教谕可真是省事,将往年的修改几个字,下一年还能继续用。”

    柳贺:“……”

    果然,翻到册子后几页,有几篇例文柳贺印象深刻,倒也不像其他士子说的那样用的是嘉靖二十七年的程文,但却是嘉靖三十五年的程文,已有十年之久了。

    柳贺对这一年的程文真是熟到不能再熟,这一年的状元诸大绶、榜眼陶大临和探花金达的文章他可以说是倒背如流。

    柳贺这么想时,施允的视线也在这时候看过来,两人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几分无奈。

    “你文章还写吗?”施允问柳贺。

    “写,怎么不写。”柳贺悠悠叹了口气,“假日在家无事,写几篇文章心里才踏实。”

    施允也知晓柳贺要回村中过年,两人互相交换了最近读的书,便在府学门口道了别。

    府学放假已经是腊月二十八的事了,柳贺原本想着先让纪娘子回去打扫除尘,但纪娘子坚持等柳贺一起,母子俩便一直拖到此时才回乡。

    不过虽然春节临近,府城之中却依旧一派热闹景象,柳贺去码头找车时,下乡的人比平时多得多,纪娘子与柳贺等了许久才排到,好在两人带的东西不多,等的时间并不长。

    柳贺穿着玉色的生员襕衫,在一众挤车的百姓中显得极为醒目。

    车夫朝他笑道:“这位相公怎么不另外雇辆车,这车坐着未免太挤了些。”

    柳贺也笑了:“在下虽是个相公,却是个无财相公,另外雇车就嫌太宽敞了。”

    拼车和包车的费用相差还是大了些,柳贺其实考虑过包车,但纪娘子舍不得,柳贺想想便没有再坚持。

    他在思考自己学骑马再驾辆车的可能性,和施允说过自己的想法之后,施允盯着他瘦弱的身躯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