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第(2/3)节
,宋家大爷也渐渐关注起北境的战事来。
说是担心战事,实则还不是担忧儿子的安危。
每每宋家大爷与老爷子禀报之时,对北境战事的了解程度几乎快赶上边境的兵将了,尤其了解伙头兵的部分。
大至宋彦与几个伙头兵小子立了什么功,小至宋彦杀了几只鸡,做了哪些菜。
“想不到那小子竟然还会这些,算是饿不死。”
“我才懒得管他!”
这是大爷最常说的话。
话不大过耳,但明眼人清楚,宋家大爷对宋彦早已有所改观了。
宋家没人戳穿大爷,他对宋彦,一直是面冷心热,实则关心挂怀,碍于面子,羞于表达而已。
唐姻听宋昕讲了一会儿,眼都不眨。
宋昕:“怎么,听得这般入神?”
打仗是离她很遥远的事情,唐姻难免多了三分兴趣。
“表哥真的领着火头营提着把菜刀潜入敌营,降了漠北的三王子?还能全身而退,可真厉害。”
“是,我也是没想到。据说那小子,还用敌旗蒸窝头呢。”宋昕捏了捏唐姻的下巴,似笑非笑:“怎么,嫁给我无聊,后悔了。”
唐姻打掉他的手,揶揄:“你又胡说。快说说,另外一个好消息是什么?”
“太子要大婚了,太子妃是当朝太子太傅之女,付明月。”
付明月。
哪有什么付明月。
所谓太子太傅之女,正是唐妘,是太子安排给唐妘的新身份。
“想不到太子殿下真的娶了我二姐姐。”
“不错。”
宋昕颔首,此事不过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
太子太傅并无实权,他以为慕桢将唐二姑娘塞进太傅府里只是为给唐二姑娘安排一个见得了光的身份。
能与他连姻的选择太多了,是于将军的女儿也好,是纪丞相的孙女也罢,都能大大成为太子的助力。
而他偏偏选择了唐妘。
力排众议让唐妘做了他唯一的太子妃。
宋昕似乎是理解的,从太子亲手处理掉十一皇子的时候,他便猜到了。
不再去想这些,将桌上的一只箱笼推到唐姻面前:“打开看看,八百里加急,你二姐姐托人带来给你的。”
唐姻往前挪了挪,素手打开箱笼。
是一些唐姻喜欢吃的糕点、用度,除此之外,还有一封信件。
唐姻打开,脸上越来越染上喜色。
眉梢眼角都止不住的笑意。
“怎么了,这么开心。”
“我二姐姐她,还有孕了!”
唐二姑娘喜欢孩子,唐姻最了解不过了。
只是她二姐姐嫁给柳仁良那个薄情寡义之人后,便再没同她讲过那些体己话了。
如今姐姐有了新生,还有了自己的孩子,唐姻打心眼儿里替姐姐开心。
唐姻从座位上起来,原地来回踱步:“今儿是三十,我听说黔灵寨出了集市,我打算去买些锦缎、布料给我二姐姐的孩子做些小衣裳,还有、还有黔灵寨有许多京师没有的好玩儿的玩意,我想情人给我姐姐还有她尚未出生的孩子捎过去些。”
唐姻说了一连串儿的话,有点儿焦急的模样。
“好。”宋昕摸了摸唐姻的头顶,“换了衣裳,我陪你去。”
年近三十,一行人途径黔灵寨,打算在此过了年再继续望南疆走。
此地已经接近南疆,新年的风俗与京师颇有不同。
唐姻正好奇地看着旁人往地上铺满青松毛。
铺松毛是此地特有的习俗,年三十的时候,一家人席地而坐,松软舒适,据说还有“藏财纳财”的吉祥寓意。
早些时候,唐姻好奇,跟着一块儿铺松毛来着,眼下身上有不少浮尘。
唐姻拍了拍袖子,说了声“好”,飞快地跑回卧房去了。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