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
第(2/3)节
寺里僧人许是没想到会有贵人造访,赶紧去喊来主事的师父。
身穿淄衣的禅师赶来时,男子负手站在大雄宝殿前,抬眼瞧着里头的释迦牟尼像,没有敬畏,没有所求,没有鄙夷。
深黑的眼眸里不起任何波澜,像是一滩死水。
贵人不信佛。
没有哪个贵人会信。
以前倒是有个极贵的人信,佛教差点便因此起来了,可惜那位死了,神牌还挂在他们寺里。
他叹了声,双手合十:“贵人突然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林业绥收回目光,只说了句:“林府大太太。”
禅师立马便明白,引人前往。
寮房内,窗户四开,外面雾气波涌。
林业绥抬脚入内,拱手作揖,尽到孝道二字:“母亲一切可还好?”
刚做完早课的郗氏手上木鱼槌还未放下,听见母亲二字,面上露出一丝欣喜,缓缓偏过头,瞧了眼这个儿子,又往他身后看去,想起之前的事,忍不住的刻薄:“她没跟着你来?”
说完便后悔。
只能干硬的敲了几下木鱼。
“幼福刚生完孩子,身子不易受凉奔波。”林业绥早已习惯,只淡淡乜去一眼,“母亲同为女子,应当可以体谅。”
就这一句话,郗氏便无话可说了,她放下木鱼槌,闭上眼睛,拨弄了几下手上拿着的佛珠串,口里念了几句经文:“让她好好养着身子吧,怎么也为你生了个孩子。”
林业绥忽然忍不住想笑,世上已没人比他更了解这个母亲,幼福在她那里的价值原只是生了孩子。
每逢年节,女子费尽心思命人送来的那些节礼通宝,衣物炭木什么都不算。
若还是这样,回去又做什么。
听不到后话,郗氏想着自己哪里说错,可怎么也想不到,只好开口问:“绥哥儿来找我又是为什么?”
“卫铆要成婚了,太太身为母亲,应当回去。”林业绥声音冷了几分,“幼福也心疼您一个人在这儿修行,昨夜跟我商量着接您回府,不知道太太怎么想的。”
离家一年多,郗氏怎会不想回去,可她知道谢宝因做不得主,当初是自己这个亲儿子送她来的:“绥哥儿是怎么想的。”
“我如何想不重要,太太如何想才重要。”林业绥望向远处山峦,这儿常年被云雾所笼,要是梁槐死在这儿,倒比缈山更适合。
郗氏捏着佛珠:“我该如何想?”
“太太养大我们几个,是该好好享些儿孙福。”林业绥踱步至窗边,拾起案桌上的经书,翻开瞧着,话里也是处处体贴,“您从前总是念着想要孙辈,如今也有了兕姐儿,若回去了,也该要撒开那些俗事,好好守着儿孙,念念佛经,百事不管,含饴弄孙便是最大的福。”
他抬眼,笑问:“太太觉得呢?”
郗氏觉得自己糊涂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那么轻易便听懂了话里的意思。
这不是商量。
这是要求她去做到的事。
只有这么做,她才能回府去。
林勉在世时,总说绥哥儿最像他,可如今已越来越不像了。
尤其是这城府深沉。
郗氏叹出口气,露出个要享福的笑。
“好,我都听绥哥儿的。”
第68章芥蒂
去年十月开始下的雪,到了今年二月才止住,五个月的雪,一旦有了消融之意,两三日就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再不见那雪白。
瓦檐缝隙间,也有雪水连绵不断的顺着滴落下来,打在廊外的芭蕉叶上,或是地砖泥土中。
沉闷响脆的声儿间错开来。
宝因脱了鞋履,正盘着腿坐在外间的罗汉榻上,缃色棉裙被撑开,是绫罗质地,撒满暗花纹,棉袄仍还是那件杨妃织金的,大红小袄露出边襟。
堆砌的乌发间,只插了支金珠簪子。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