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3节

第(3/4)节
碎欲裂,青璃就补充道:“我会让安安活下来,然后自己去陪你。”

    【我想我最喜欢的还是你。】

    康熙帝得到了期盼已久的答案,可他并没有预想的心花怒放、激动兴奋,反而胸腔一阵酸涩,一颗心痛得死去活来,短短一瞬仿佛历经了春夏秋冬,经历了刀山火海。

    康熙帝的声音嘶哑中带着点哽咽:“朕不许!就算朕不在,阿璃也要好好活着,还要高高兴兴地活着。”

    康熙帝惶恐惊颤,朕年长阿璃十岁,朕怎么舍得阿璃随朕一起去地下,阿璃就应该永远热烈盛开,永远开心快乐。

    青璃自然明白康熙帝因何害怕忧虑,嗔他一眼:“你若是寿终正寝我当然不会做这种傻事。”

    “刚刚的前提条件是,我选择让安安活下来,放弃你。”

    康熙帝紧紧抱住青璃,力道大得青璃身子泛疼,他一字一句地承诺着:“朕一定是寿终正寝。”

    青璃回抱住康熙帝,贴着他的侧脸,温声软语:“但我也会好伤心好伤心的。”

    “那朕就好好保重身体,争取万岁万万岁?”

    “你又在胡说,我没那么贪心,只想要我的玄烨哥哥长命百岁。”

    “谨遵皇后娘娘凤谕,玄烨此生定不敢忘。”

    -

    似乎连老天爷都觉得青璃的日子太过悠闲快乐,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太皇太后病危,孙之鼎暗示青璃太皇太后大限将至。

    太皇太后不喜六宫嫔妃都往慈宁宫跑,青璃便打发妃嫔回宫抄经,只留自己和太后伺候在侧。三个公主撒娇不愿离开,青璃看出太皇太后是想曾孙女陪伴的,只是担心累着她们、染上病气,便出言留下公主们,孙之鼎也连声保证太皇太后的病症不会传染。

    康熙帝也留在慈宁宫侍奉,连续二十余天。每天只在辰时到乾清门听政,事毕即返。为使祖母病情好转,康熙帝检阅方书,亲调药饵,昼夜席地而坐,“衣不解带,寝食俱废”。并传谕内阁:“非紧要事,勿得奏闻。”

    十二月十三日,青璃趁着太皇太后服药入睡后,拉着康熙帝来到慈宁宫小花园。

    康熙帝握住青璃的素手,满眼关切:“皇玛嬷固然重要,但阿璃更重要,阿璃要照顾好自己。慈宁宫还有这么多奴才呢,阿璃不要事事亲力亲为,让她们来,皇玛嬷被她们伺候惯了。”

    青璃本就肌肤白皙,欺霜赛雪,如今脸色竟更加苍白,康熙帝看在眼中,痛在心里,很不好受。

    青璃扯出一抹疲惫的笑容:“我没事,倒是皇上让人担心。”

    青璃只是精力不足,身体乏累,得闲了好好睡一觉就能恢复如初,可康熙帝却是心伤。青璃清楚康熙帝对太皇太后的敬重和孺慕,太皇太后身上几乎寄托了康熙帝对长辈全部的情谊和憧憬。

    青璃看着短短半月就明显瘦削不少的康熙帝,心里十分担忧。康熙帝眼底一片青黑、双眸暗淡黑沉、唇色泛白,青璃生怕他因此伤心过度,损耗心肺。

    【最难受的就是心里的痛,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你好受一些?】

    康熙帝把青璃抱在怀里,没忍住流露出几分脆弱:“阿璃别担心,有你陪着朕,朕就绝不会倒下。”

    康熙帝并非说大话,青璃的存在确实给了他莫大的勇气,青璃的关心更是驱散了他心间的大半悲痛。而且康熙帝其实早有准备。

    康熙帝记得那个时间,《清史稿》上写的明明白白,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皇玛嬷会逝世。

    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康熙帝来慈宁宫的次数多了不少,面对太皇太后也更加百依百顺、无微不至。他想趁皇玛嬷在世时多多尽孝,让皇玛嬷开心快活,也免得来日自己悔恨遗憾。

    二十六年到来后,康熙帝更是三番四次叮咛孙之鼎,时时注意太皇太后的身体。可惜人力有尽时,寿命或许真是上天注定,康熙帝知道皇玛嬷这次熬不过去了。

    青璃圈住康熙帝精瘦坚韧的腰,埋头在他的怀里哭出声来: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