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
第(2/3)节
件好,买得起搽脸油的那种。
前几年倒卖物资,他尽是瞅着知青去找,基本上一问一个准。
没想到面前这个小伙子白白嫩嫩不说,居然还是本地人。
凌秋桑笑笑,“我就是天生的,晒不黑。”
继续跟刘建国一家三口闲聊了一阵,他们就准备回去了。
这时候,刘浩那小子看着对他们的马感兴趣。
凌秋桑笑着,“小兄弟想骑马吗?试试。”
“能行吗?”小伙子年纪小,胆子大,跃跃欲试,“我不会骑。”
“没事儿。”凌秋桑招呼他上马,“这马儿都是驯服过的,性格温顺,你只要不跑起来,骑着走两圈,不会有危险,抓紧缰绳,别掉下来就行。”
凌秋桑教人骑马去了,施懿找刘建国借了笔和本子。
说了要给报社投稿,今天恰好都出来了,先写两篇文章,试试水,等会儿顺道就去邮局寄了。
“哟,你这字写得好啊。”刘建国在一旁看着,再一读文章,嘶~这文章写得也好啊。
施懿写的是风景文章,扑面而来的画面感,刘建国跑这条路都快十年了,最开始确实是觉得这风景好,时间长了,感觉也就那样。
但是现在从文字上看,又觉得是自己没有欣赏美好的眼光。
施懿温文尔雅,看起来就是读书人的模样,“这里的风景是很漂亮,就是见过的人太少了。”
确实是这样。
刘建国也感慨,“其实就是交通不方便,别的地方都这样,更别说你们这儿了,进出都只有这一条道。”
施懿嗯了一声,“所以我只能用文字让大家领略一下这里的风光了。”
“哈哈哈哈,不愧是读书人。”刘建国性格挺爽朗,“到时候出版了,记得跟我说,我一定支持一下。”
施懿这个文章是准备投报社的,真要被选稿,也只能在报纸上看。
还不知道能不能行呢。
施懿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但是别人未必能欣赏。
不过急不来,他们现在也只能慢慢摸索了。
刘浩骑了两圈回来,脸都笑出花了,“你们放心,我一定帮你们能把肉干卖出去。”
显然是已经成功和凌秋桑交了朋友。
凌秋桑跟他称兄道弟,“如果看到那种明显的有钱人,你也可以提一句,我们这还有虫草,到时候有人要的话,我给你提成,放心,肯定不亏待你。”
“行。”刘浩当即就同意了。
告别了刘建国一家三口,两人又去镇上的邮局寄了文章的稿子,能不能行,最起码都得等十天半个月。
第一步是走出去了,之后就看效果吧。
两人回到村长之后,没什么要忙的,偶尔他们就去村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学校就几十个学生,还是十里八村的孩子都在他们这里上学。
总共就两个老师,一个是原本分配到这里的,另外一个是留在这里安家的知青。
师资力强实在是有些匮乏。
有凌秋桑和施懿帮忙上课,两个老师也轻松一些,孩子们也能多学点儿知识。
偶尔完全没事的时候,两人骑着马出去晃悠,天高云阔,幕天席地,躲在牧草里亲个嘴儿。
高海拔地区,两人倒也没做什么剧烈运动,过段时间等身体适应了再说吧。
这也慢节奏的日子过得也别样惬意。
无论是文章,还是肉干,他们都得等。
但是不能干等着,还得想想别的办法,万一卖肉干行不通呢。
“我倒是有个想法。”施懿前些天就在琢磨,“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出一本书?”
既然都写文章投报社了,为什么不能写书投出版社。
真要出版成功,买得好的话,一版再版,版权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往上涨。
刚开始可能不会太多,毕竟他们两人都没名气。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