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第(2/3)节
免感慨,当年烂泥扶不上墙的小皇帝,终于长大了。
这段时间他也在想,当年的小皇帝或许并不是烂泥扶不上墙,他是在藏拙,避其锋芒,韬光养晦。
如今才算是找到时机,一举反杀,夺回政权。
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甚至也大笑三声,称赞了一声干得漂亮。
而最近,商部考试的事情,他自然也知晓了,毕竟瞿书棠是他亲儿子,父子俩感情好,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儿子都是愿意回家跟他交流一番的。
他是支持儿子的。
当年他怒而挂印辞官,儿子也跟着弃文从商,到底是他性子太倔强,不懂得圆滑,从而耽误了儿子的前程啊。
如今儿子有这个机会,直任商部侍郎一职。
只是,这小皇帝还来找他这个老头子,意欲何为?
他猜到几分,如今朝堂缺人,前几天有好几个已经致仕的老头儿都被请了回去,但是他却没这份想法了。
如今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钓鱼养老,多潇洒,何故还去蹚朝堂上这一摊浑水?
一行三人回了府邸,凌秋桑从始至终也没说请瞿墨出山的话,反而像个真正的后辈,陪师娘逗乐,一点皇帝的架子都没有。
施懿在一旁,话不多,细节处却也周到。
师娘十多年前见过几次小皇帝,但他都长大了,师娘现在只瞧他眼熟,只当是自家夫君以前的学生过来拜访,起初客客气气,却也被凌秋桑逗得笑得合不拢嘴。
瞿墨的脸色再次柔和几分。
凌秋桑和施懿吃过鱼,陪师娘逗乐了一会儿,然后就离开了。
这些瞿墨反而摸不准他们的想法了。
但是凌秋桑第二天又来了,还是故技重施。
不只是如此,第三天,第四天,他每天下午都和施懿准时到湖边报道,偶尔能碰到瞿书棠,也没聊关于考试的问题,反而问了问生意经,以及各地的民俗风情。
瞿墨一头雾水,这两人该不会真的只是来钓鱼的吧?
凌秋桑心中乐得不行。
这天,凌秋桑没再说什么钓鱼经,反而跟施懿讨论起了内阁的组建问题。
撤掉丞相的职位,把丞相手中的决策权,议政权,行政权分散开来,决策权抓在他们自己手里,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交给六部,不,现在是七部了。
此后,内阁和七部各司其职,也不会造成从前左相一家独大的现象了。
凌秋桑和施懿有来有往,分析各种利弊,以及首批内阁官员的选拔,首辅,次辅由谁担任才镇得住场子,还有各种细节问题。
丝毫没避着瞿墨老头儿。
瞿墨老头儿听着听着,总算是明白了两人的意思,既是叹息,又是无奈和好笑。
一个没忍住,在凌秋桑脑袋上敲了个脑瓜嘣儿,“拐弯抹角的。”
尽显亲昵。
显然是凌秋桑和施懿这几天的怀柔政策起效了。
凌秋桑脸皮厚,“我这不是怕老师不愿意出山嘛,只能三顾四顾五顾茅庐,诶,不对,是五顾老师您的豪宅。”
瞿墨老脸微红,豪宅什么的,都是儿子的心意。
至于出山的问题,瞿墨原本想着皇帝或许是请他回去继续担任丞相的职位,他是不愿考虑的,丞相的责任太大太广泛了。
他年纪也不轻了,精力有限呐。
但是这个内阁……着实勾起了他的兴趣。
第38章王爷不可以
凌秋桑和施懿对视一眼,站起身,对瞿墨恭恭敬敬行了个学生礼。
“老师,学生真心想请您出山担任内阁首辅一职,前些年太后党蚕食大晋根基,如今百废待兴,学生能力有限,学生恳请老师出山帮我。”
施懿也帮腔,“瞿老,内阁首次组建,内阁首辅一职,这朝堂上,除了您,再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了,请您看在天下百姓的份上,出山建业。”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