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2节

第(2/3)节
有人暗中议论。主要是这个人叫青城先生么,青城山一听就是蜀州那一边的,所以很多人说是别的地方的官员,借机打压南方官员的声誉。”

    盛明麟:“……”

    体会到了谣言的离谱,明明一看书就知道的事情,睁眼说瞎话,也有人信。

    也体会到了他爹的英明,果然,笔名什么的,就是会被文人们翻来覆去的琢磨啊,多难猜的也能被他们猜到。

    但他也明白,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流言从何而起,而是下一步要怎么做,好在这种事情,也轮不到他来操心,他也不太在意。

    而此时,宫中。

    大皇子终于找到了三大殿之事的知情人。

    是一个工头,他招认,是刘管事下的命令,他们当时只是听他的命令,又按着图纸把殿顶盖成了那个样子的。

    这个工头,和他手底下的工匠是一个地方的,又审了审工匠,有几个工匠在封出来。

    而这个刘管事是什么人呢?

    他叫刘光,是大皇子的奶兄,也就是大皇子乳母的亲儿子。

    这其实算是很亲近的关系了,当时大皇子初次办差,身边肯定要带几个自己人,这位刘管事就是大皇子的自己人之一,本来是专门帮大皇子盯着一些细节的。

    但此事过后不到两年,大皇子发现他有些贪财,私下收钱为人说情办事,就把他赶回家去了。

    等这边查出来再去找他时,就发现他已经逃走了,他最后出现时是在万寿圣节后,也就是三大殿的事情刚暴露出来之后。

    有不止一人看到他傍晚慌慌张张上了马车离开,这会儿还没抓回来。

    大皇子是真的挫败。

    虽然这件事情,不管查出来是谁,都是他没本事,可真的查出来是他自己人,才是真的坐实了他没本事,且没有识人之明。

    大皇子过来请罪。

    明熙帝只道:“继续查吧。”

    刘光一个寻常人,是绝没胆子也没必要在皇宫这种地方搞事情的,所以他背后还有人。

    大皇子低头应下,便要告退,留下的锦衣卫指挥使王舒志犹豫了一下,还是禀道:“皇上,曾有人看到,刘光离开那一天,在四殿下府邸后门处停留了约摸两刻钟。”

    明熙帝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其实才更能证明,刘光背后有人!

    这是还想顺便挑拨一下兄弟两人的关系呢!

    可盖皇宫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四皇子才十二,还在念书,没出宫开府,没上朝办差,没成亲,没人手,他上哪去搞这么大的事情?

    明熙帝沉吟了一下,忽然道:“你们最近,有没有听过什么流言?”

    两人都迟疑了一下,王舒志咳道:“皇上是问,关于江浙官员的?”

    明熙帝点了点头,道:“仁儿知道吗?”

    大皇子道:“儿臣也听说了一些。”

    明熙帝问:“你怎么想的?”

    大皇子有点迟疑,但还是道:“儿臣认为,江浙官员虽然结党,但,也确实有能力,且人数众多,宜稳不宜动。杨显荣四人正在被清算,江浙派已受重击,余下的人也受牵扯,此时应适当安抚提拔,平稳且快速过渡,方能确保政令通达,不至于因为朝堂动荡,影响百姓……”

    明熙帝深深地看着他。

    仁厚吗?

    他心系百姓,顾念朝臣,确实仁厚。

    可,正确吗?

    正确不正确,还真不好说。

    虽然有珠珠的先知在,明熙帝心中已经偏向于顺应天意,立四皇子为储,可对于占嫡占长的大儿子,深心里,也实在是不愿也不忍放弃的。

    可是今天,他第二次,深深感受到了这种执政理念的南辕北辙。

    要知道,治国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时常需要壮士断腕。

    国力有限时,没法让每一处都能正常运转,那就只能忍痛放弃一部分利益,来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