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3节

第(3/4)节
什么?”纪氏情真意切的说。

    陈舍刞眼睫抖动,道:“谈氏么,这女子不安分,不过她是老六的夫人,老六喜欢便罢了,与我无关。说真的,若除去女子这重身份,同她做买卖倒是很舒服,没有烟酒茶局,没有回扣猫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账,你赚你的,我赚我的。”

    “买卖就是银子,挣到了就好,何必介意她是不是女子呢?”纪氏道。

    陈舍刞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细算算,老六夫妻俩可没叫我少赚。”

    纪氏听了一喜,因为烟卷和鸣虫的买卖,大头都是陈舍刞的。

    说起来,当初还是因为陈舍度一看信,见上头说是同陈舍微做买卖,有些瞧不上,就撇给陈舍刞一人去做,南直隶的铺面是陈砚儒名下的,陈舍刞倒手了一笔,算是给自家老爹挣银子,心里没那么怄。

    这烟卷都卖了好一阵了,陈舍度才算晓得了其巨大的利润,陈舍刞烧在水盂的那封信就是他寄来的,虽有言语七拐八弯的掩饰,但核心意思就是,同陈舍微的买卖有多挣?给他也搂些,而且还要算成他的私产。

    陈舍刞一时间还没想好怎么回复,陈砚儒打小就同他说,兄弟间要一条心,可打小就没再一块玩闹过,从来都是陈舍度高高在上,他仰望听从,吃不到一个碗里,尿不到一个壶里,情分稀薄,如何一条心?

    第157章【番外】月港的吉事果和漳绒女裙

    万里海疆,却只有两个港口。

    广州港向内,只允许外国人来做买卖,却不许国人出去。

    漳州月港反之,只允许本国商人出海贸易,外国人则不许贩入。

    规矩是这样,自然了,能有多少约束就不得而知了。

    进出月港的商船多达几百艘,即便是海禁钳制时期,也有几十艘,这还不算一些欧洲商船掺杂其中,港口船只密密,商贾云集,贸易昌盛,店肆如蜂房栉篦。

    陈舍微暂居的屋舍就在月港最繁华的街道后边,本是大户人家宅院里的一间。

    只因家道中落,转手他人后,院墙推到,花园小径成了人来人往的弄堂,屋舍被分割的窄长而深纵,小住觉得有趣,若是住久了,怕就生出了恣闭感。

    黎岱他们住在陈舍微隔壁,彼此有偏门连通。原本是一家人的住所,如今却分割做了邻居。

    陈舍微还没住过临街的屋舍呢,就连书房都有一侧窗是临街的,虽说喧闹些,但只要沉下心来,还是觉得静。

    此处虽不是最热闹的街道,但就在近处,所以除了民居之外,也有小半店面是做些买卖。

    只瞧苎麻门帘子若是挑着的话,多半做买卖的,多是卖些小食的,若是垂着的,那就是民居,不好进。

    陈舍微这间屋舍临街的窗门就垂着一层薄薄的,乳黄的苎麻帘。

    这帘子很奇妙,从里边看外边,高矮胖瘦,男女老幼可分,可若从外看里边,却是模糊混沌一片。

    书房的长案矮了些,陈舍微写得脖颈酸乏了,就喜欢看看外头的铺面和行人,他们大多行色匆匆,为得就是追金逐银,也有常居此处,闲庭信步来此处觅食的。

    在月港,偶尔能见到些略带点异域风情的食物。

    比如说街角那一家做鹿肉的,闽地原本少有人吃这个,但这店家也不知是哪来的手艺,把鹿肉做得滋味很好,浑然没有闽地的风味。鹿肉剁得碎碎的,炖煮到肉酥汁浓的地步,再将芋泥倒进去同煮。

    陈舍微私心觉得这道外来菜里原本用的应该是土豆泥,还管店家打听了土豆,店家说的确是用的是陈舍微形容的那种食物,大小同毛芋差不多,口感绵面。

    陈舍微许诺下重金之后,店家还答应帮忙留意那些佛郎机人有没有携带土豆。

    这鹿肉不但味道好,而且还有活血大补之效,陈舍微同店家说几句话的当口,伙计就往外送了三四趟,全是往烟花柳巷去的。

    鹿肉锅子店里还有麻糍粿,软软的糯米皮包着炸过后扁食脆和花生芝麻碎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