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第(2/3)节
条路子?最后怎么样了?”
刘老师的话,无疑是一盆冷水,把班主任浇的透心凉。
她一下子清醒过来了,“不、不至于吧?”
刘老师:“怎么不至于?”
秦晴是她班里出去的,她当然巴不得秦晴过得好。
这个好不止成绩考的好,要身心健康。
从前学校里也有过好苗子。
还是蒋校长班里的,当时蒋校长觉得孩子还可以更好。
特地找了学生家里谈话,学校、家里双方面施压,把孩子压的都快透不过气了。
当时那孩子大闹办公室,把所有的试卷都撕了。
他跟蒋校长说,他是个人,不是刷分机器。
歇斯底里的样子,刘老师现在都记忆犹新。
她实在不想,那个会提醒她少吃零食的秦晴也变成这样。
顾老师也不喜欢这种模式。
每个参加高考的孩子,都像在走钢丝,他们已经时时刻刻绷紧神经了,再稍微重压一下,很容易出事情的。
顾老师:“我不管,回头几个校长问我意见,我肯定是不同意的。”
刘老师道:“怕就怕,这个事情由不得我们做主。听说,蒋校长交流回来了。一听说这次一模考试,就叫好几个校长一起开会”
不管秦晴的两位班主任如何忧心忡忡,学校里的一处会议室里,几个校长确实在开会。
主持会议的是正校长,姓梁,处事公正,深耕教育多年,深得老师、学生们的喜欢。
另外陪着的有,被人忌惮的大魔王校长蒋添翼,年纪最长已经不太管事的校长郑辉,以及秦晴最为熟悉的校长,章建业章校长。
梁校长不喜欢说废话,直切正题:“老章,学生是你监考之后提上来的,你自己觉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没有必要在考前给她加加餐?”
所谓加餐其实就是刘老师说的加压,给孩子多增加一些题量,老师在私底下再开开小灶的意思。
然后再和家长那边配合起来,保证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学生都能时刻保持一种时刻要参加高考的状态,一分一秒都不放松。
也只有可能夺得高考状元的“预备军”,才能够被大家拉出来讨论,看是否需要再加压。
往年学校里不是没有出过好苗子。
有时候是顺其自然看学生们自己,有时候会选择这种加压模式。
也有一些数据表明,好学生就是管出来的。
家长和学校配合到一起,抗压性好的孩子,确实能借助这场东风再往上走一步。
但这本身就有风险,学生就像一根琴弦绷紧到一定程度,再拉一把是会断掉的。
章校长完全没有想过在给秦晴加餐,如果不是蒋校长回来了,他根本就不会让别人提起这件事。
章校长始终站在孩子一边:“我觉得秦晴的表现很好也很稳,到底要不要再加压。再加压的话,就把孩子压的一点私人空间都没了,对孩子的整个成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蒋添翼和他的想法恰恰相反。
在他看来没有差学生,只有懒学生。
如果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一定是他不够勤奋,没有把时间利用到极致。
就他所教过的学生而言,孩子们之间智商差距其实并不大,成绩的好坏,就是这个孩子有没有认真努力的印证。
所以从他从事教育这一行开始,就对孩子们严格要求。
别的班的孩子下课了可以下去玩儿,他班上的一定不可以,除非想上厕所,不然不能离开位置。
他总是对学生们说高考过后,玩的时间多着呢,高考前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须要抓紧。
谁要是敢偷懒,不止对不起学校的教育资源,还对不起家里家长的殷勤期盼
在蒋添翼的重压之下,他班里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也就这一届的高三他没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