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第(2/3)节
这话不能跟书记说,于明忠只好一边赔笑,一边瞪了眼魏檗。结果魏檗好似没事儿人一样,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刚刚立个“军令状”有什么大不了的,老于心说,回去得好好给她说说陈书记把男干部都骂得想上吊的“丰功伟绩”,让她知道陈书记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陈书记也不傻,看老于脸色会会儿变,跟老于解释了一下:“老于,你别怪我要求高,这个现场会,我打算请县里领导来。”
“啊?”于明忠愣了下,这规格怎么蹭蹭往上涨?!脑门上的汗越冒越多,倍感压力山大。
“艹!”魏檗心里忍不住骂了句脏话,受陈书记影响,她想:他爷爷的,谁不想升官呢?!又碰上个想升官的!
魏檗想得一点儿不错。
陈书记今年四十九岁了,他打听到,县里露出了新风声,说要用年轻干部,他们这些乡镇党委书记,如果能再升半格,变成副县级,能继续干到五十五岁。如果升不上去,五十岁一到,通通滚蛋让位子。
陈书记在山水镇干了小十年,每次都是要提要提,临了临了又没他。原想着到六十岁退休,还有的是时间,可这风向一边,眼瞅着要到点,升官提拔的压力与日俱增。
可山水镇是农业镇,以种地为主,想出个万元户增加税收放卫星,太难了。跟土地死磕,陈书记本来已经放弃了希望,千百年来都这么种地,没盼头,没想到老于的农技站给他放了个大卫星。
他比老于站位要高的多,粮食虽然不挣钱,但它不能少啊。用听大领导讲话学来的词儿说,就是以粮为本,本固邦宁。所以陈书记到了县里,跟县领导一汇报,县里的书记县长都表示,这个现场会,我们一定都到场!
陈书记高兴啊,太高兴了,高兴得天天恨不得逼死老于。不是,重用老于,生怕现场会出问题。
魏檗、齐大伟和苗有发索性直接住到了山弯村。李静男人在县里上班,平时不怎么回家,魏檗跟李静住在一屋。
齐大伟和苗有发,在老花支书家的西屋,架了两张行军床。
老于天天披星戴月来回跑,跟陈书记汇报现场会准备的进展。
说不上是谁更辛苦,毕竟住在山弯村,魏檗真真正正体会到什么叫“起得比鸡早”。
她跟着李静住,李静每天早晨,绝对不会在鸡叫第四遍的时候起床。魏檗觉浅,特别是住在别人家,夜里睡得更不踏实。稍微一点动静,她便没了睡意。
李静起床,魏檗也在屋里躺不住。
此时星斗满天,月弯如钩,没有灯光,夜色里,石磨转动的嗡嗡声响在山弯村此起彼伏,山弯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摸黑推磨。
他们的主粮是煎饼,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农活,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把全家一天的煎饼都烙出来。
在山弯村,人声比天光更早醒来。
第26章
◎羊孩爹告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山弯村虽然和河滩村离得不远,但一个村子在河边,一个村子在半山腰,两个村子的气质,便有些许不同。
魏檗到了山弯村没两天,有一天正和李静在田头看庄稼,远远过来一老汉,直奔魏檗而来。
到了跟前,见了魏檗,作揖打卦,问:“是城里来的小老爷吗?”
?
魏檗愣了一下,看看李静,看看老头。老头个子瘦小,一米五左右,干干瘪瘪,看起来少气无力。
现在田头上只有他们仨,魏檗不确定的指指自己:“老大爷,你是要找我吗?”
老头又打了个躬,说:“小人羊孩爹,是来找青天大老爷做主。”老头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张叠起来的大白纸递给魏檗。
魏檗展开一看,雪白大纸上滴滴答答用毛笔写满了字。
粗略一扫,竟然还是竖行写的,最右侧两个大字:诉状。
???
魏檗小小的脑袋大大的问号,直接被“诉状”俩字干无语了。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