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5节

第(8/9)节
“虽是这么说,那天我们都不敢多吃,数你吃得最多。”她们虽不像黛玉从娘胎里就带了病,但也各有各的毛病,算下来,竟是湘云身体最好,胆子又大,吃得比宝玉还多些,最后还是宝钗怕她吃出毛病来,拉着她说好容易下了雪,大家联诗去,才能让她停下来。湘云也不羞别人笑话她,只道:“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岂不快哉,何等的舒朗开阔,你们却笑我。”

    馥环笑道:“妙得很,史大姑娘英豪阔大,颇有侠女之风,确是我等不及。”

    昌平公主主持的那一场赛马宴,湘云自是没有机会出席的,但她也听到人说过,林家那个好似病秧子一样的回门女馥环,竟是胜过了许多男儿,赢回了场上最烈的宝马。故而馥环这一赞,她心里也高兴,道:“当日在忠勇侯夫人那里见到过林姐姐,只是当时也没什么机会说话,若是我早认识了林姐姐,那该多好。”

    馥环也记得,在忠勇侯生日那天,她见过这位史大姑娘,还勾出宋氏一段叹她们姐妹身体不好的伤心事来。只是当时她还在南安王府,和云渡有诸多不顺,连和黛玉都算不得多相熟,又怎么会记得玉儿的一个故人?即便是现在,她看荣国府的诸女,也像在看一群小孩子,她不知道她们怎么看待从南安府回去的自己,只是见她们或娇憨,或青涩,却都是一群无辜的女孩儿,因为荣国府的爷们儿的作为产生的偏见自然下去了不少。她回娘家来的事儿,固然为世俗不齿,可对于女孩儿来说,受了欺负能回娘家,是多难得的一件事。就怕她们家的爷们,没有征哥阿徥的魄力,不敢为她们出头。

    而那厢,却因探春抽得一只“必得贵婿”的杏花签,姊妹们又笑起来,纷纷道:“我们家已有了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探春倒也没见羞恼,只把那签扔到一边,馥环看着她们笑闹,情不自禁也笑起来。因听到探春对黛玉说:“老太太一直惦记着你,大观园建起来时,就说要把潇湘馆留给你住,那时我们起诗社,我还说,若是你在,潇湘妃子这诗号极配你。”

    她这声“妃子”倒让黛玉想起刘遇来,做王妃真那么好么?她倒也不是觉得刘遇不好,只是觉得这位尊贵的皇子无论何时出现,都裹挟着狂风骤雨,同他相处,就仿佛置身风眼,谁说不会被风暴伤到?况且皇宫,可真是个骇人的地方,连征哥都不能护到她。

    几栀笑着道:“玉姐姐是听到三姑娘说诗社,听得这么入神么?咱们也可起一社。”

    黛玉问:“咱们平时写的还不够多么。”

    “那也只得叫玄机诗社了。”几栀抚掌大笑。

    第123章第123章

    荣国府的众姐妹自然是不知道黛玉给林徹代笔一事的,听到几栀这么说,倒是想起来:“是了,写《玉山亭》的玄机客,听说是你叔叔的门客,不知是个什么样的人?”凤姐道:“那日老太太还说,寻常人写那些江湖游士,总是要写些儿女情长,好像平时正眼都不会看一眼的人,离了家,去了那打打杀杀的地儿,就能顺眼了似的。得亏得《玉山亭》还没这么写,否则就全京城的戏班子都在唱这出戏的样子,不知道要带坏多少人家的孩子。”

    林徹幼年入仕,离经叛道的事儿干得多了去了,但在儿女私情一处,却确实没让他未来的岳家操心过。宋氏并不太约束儿女,林徹这样的儿子,她也约束不住,因而该看的不该看的书,他也看尽了,该知道不该知道的事儿,他也全都知道,不知是不是接触得早了反而没了兴致,又或者他天生就不喜这个,林征尚知为自己求娶韵婉,林徹却从头到尾没提过什么。定了刘相的孙女后,他便仿佛已经完成了成家立业里的成家,再不用管别的了。恐怕也是因为这个,《玉山亭》里便没有那些私定终身的情节,他又是朝廷命官,自然知道写什么不会犯忌讳。宋子宜来信时曾提过《玉山亭》可能盛极一时,不过再过个几年,也没多少人会记得,因为“也没什么值得记得的”,但他毕竟志在官场,况且杜甫曾言“文章憎命达”,他一路顺风顺水,能写出当下有人看的本子,已经算是十分意外了。如今他公务
第(8/9)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