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5节

第(3/4)节

    前户部侍郎陈永年为萧彦同党,助其贪赃官银,判斩刑,斩立决,陈家其余人等流放边陲,终身不得返京。

    陈永年此人办事能力不足,徒有嘴上功夫,且易见风使舵,明显小人行径。萧贺最不喜此类之人,但先帝在位时,他“独特”的用人手段,却无形中培育了许多这样的人,可以说朝中六部以及其他职位上,皆不乏此类之人。

    其中有些,也有实干在身,只是受朝中不良风气影响,或趋利避害,或明哲保身,总之将人变得不求上进,只求混混度日。

    萧贺此番下旨斩了陈永年,除了他罪有应得之外,另还有一重要原因,便是杀鸡儆猴。

    借陈永年的死,警告朝中仍在意识迷惘的官员,往后若矜矜业业,先前之事可既往不咎,若继续混混度日,陈永年便是摆在所有人眼前鲜血淋淋的下场。

    陈永年一死,本就无人的户部一时间更加凋敝,但该办的公务却一样不少,田赋,关税,厘金,公债……所有的事情皆需人来管,况还是在心底登基的节骨眼上。

    如此,重新选调户部官员,便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早朝上,有眼力见的官员提议,调前户部尚书沈明志回京。沈明志本就是含冤入狱,而今得以昭雪,又逢朝廷用人之际,重回户部为官,可谓顺水行舟,朝中怕是找不出第二个比之更合适的人选了。

    正中新帝下怀,萧贺当即下旨,调沈明志入京,暂任户部郎中一职。

    不得不说,这“暂任”二字,意味深长。新帝任太子之时,沈明志便是其门下之人,再以如今朝中缺人之势来看,想必用不了多久,这“暂任”二字便可去掉,转而换上其他头衔。

    本已被人遗忘得差不多的沈家,突然重回众人视线。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必将经历一番换血,而这只是个开始。

    卫家、沈家,二者算是新帝登基后,享头一份殊荣的两家。上京从来不缺锦上添花之人,此等时候,忽就有人想起了卫家和沈家之间的婚事。当年得先帝圣旨赐婚,如今又得新帝亲眼,真真是独一份的殊荣。

    是以新帝未有圣旨颁下,上京的大街小巷却已悄然将两家当年婚事传开。

    永安巷,沈府新宅内,沈明志听着外头传着的流言蜚语,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心里一肚子憋闷,却又不得不承认外头流言非虚。

    心底憋闷之际,忽闻外头一阵马蹄声传来,紧接着是叩门声响,府中侍从应声开门,见着的是外头戎装束身、整齐两列的镇北军近卫。

    沈明志站在院中,看眼前架势不由愣了一下。

    见府门打开,其中一人大步上前,行路间,腰间佩剑还铛铛作响,紧接着跨门而入,俯身双手抱拳道:“末将奉大将军命,前来提亲。”

    第79章

    ◎其实从那时候起,你就……◎

    此等提亲架势,沈明志还是头一次见。

    正在院中喂鱼的沈致,亦被惊到了,手上一颤,捧在手里的鱼食一下全掉落到池中,引得鱼儿一簇而来。若非见来人手捧系了大红绸绳的礼盒,态度恭敬,他险些都要以为是不是府上又出了什么事情,新帝派人来抄家了。

    心中虽是惊诧,但身为沈家的主心骨,沈明志依旧保持着背脊挺直,傲然而立的姿态。须臾,为首的武将退至一旁,卫驰在外翻身下马,自后头大步而出。

    实在是动静有些大,就连身在后院的沈鸢都听见了前院的声响。

    槐树下,凉亭中,沈鸢本在执笔作画,闻声不由放下手中毛笔,抬头看向银杏:“外头发生了何事,闹得如此动静?”

    和沈致一样,经历过一次抄家的沈家人,对府上闹出的这等动静声响,到底是有几分畏惧的。

    银杏愣一下,先摇了摇头,后很快回过神来:“奴婢这就出去看看。”

    然话毕,还未抬脚迈步,外头便有婢女一路小跑而来:“姑娘,姑娘,外头卫将军亲自带人提亲来了。”

    心底一阵复杂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