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第(2/3)节
思情回京这天,她人都还在香港回不来。
穿着打扮也越来越媲美港剧中的港风美人,就是本性一点都没变,狗脾气还是狗脾气。
四天后,火车平安抵达北京火车站。
浙江人杨思情和北京人蓝巍,在广东生了对双胞胎,现在携双胞胎班师回京了。
来接他们四人的依然是万年不变的蓝家警卫员小何。
小何年纪比杨思情小,自己都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单身汉,看见双胞胎,只当他们是新奇好玩的活玩具。
吉普车开上路。
北京的马路比起宝安,夸张一点说,真是显得无边无际。
史云在北京住了大半辈子,离京半年再回来,对她来说不痛不痒,一点重温车窗外北京楼房街景的欲望都没有,坐上车后一直在问小何蓝家半年以来发生的大事小情、那个丑保姆的工作表现等等。
杨思情则左右抱着儿女,手指指着车窗外经过的各类景物,用亲昵的惊奇声音跟他们说话,吸引他们去看。
经过天安門广场,“看,天上飞的是风筝。”
经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楼,“看,挂在上面的人是主席爷爷。”
经过一辆加长的双节公共汽车,“看,长长的车车在长长的路上跑。”
她让自己的一双儿女看上去就像农村人进城。
军院这边,蓝贵从小何开车去火车站接人开始就一个人在铁栅栏门外,背着手走走停停张望。
保姆喊了他好几次:“天冷,老将军进屋里等吧。”
他次次都回:“我不冷。”
之前他只见过两个娃娃的彩色照片,等下终于要见到活人了,他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掩不住地兴奋。
冷什么冷,热情的沙漠就是他此时此刻的身体温度!
所幸在热情的沙漠快被北京一月份的气温冻结之前,吉普车千呼万唤驶出来。
车子在蓝贵身前熄火,他弯腰迫不及待往车里瞧孩子。
杨思情打开车门,先把不怕生的蓝天传给外面的老人家抱,好让等了许久的老人家解解渴。
手中动来动去的婴儿给蓝贵八十岁的心灵注入一道甘泉,老树发芽,焕发新的生机。
杨思情把蓝蒂也抱出车。
蓝贵的眼睛在双胞胎之间来回打量、比较:“蓝天怎么看着比妹妹大这么多?”
杨思情引老人家往屋里走,笑着大声说:“蓝天太能吃了,体重都超标了,大夫让我控制他的食量。”
老一辈的人不懂科学养娃,蓝贵颠着重孙说起鼠来宝:“能吃了好,能吃了好……”
杨思情把孩子们丢给太爷爷带,自己跑去给宝安的丈夫打电话报平安。
史云像个出差半年回到公司的领导在挨个部门巡查,这里看看那里看看,不时问话保姆。
保姆跟在她身边,忐忑地接受她的问话。
这个月的工资可还没结呢,她担心女雇主要是哪里不满意,会扣她的工资。
史云女士到底比家里两个大军官有震慑力,奏就是排面。
杨思情回京期间就住在蓝家蓝巍的房间,不回家属楼住了,不然她每天还要带着两个孩子东西院来回跑,多有不便。
傍晚蓝军下班回家,走在庭院就听见从屋里传出的媳妇爽朗不羁的说话声,怎能不叫他振奋,不觉加快脚步进屋。
“呀,你下班了。”史云笑着迎上去帮丈夫脱下冬季厚重的军装外套,自然的言行就像没离家半年一样。
“在火车上一切可好?”小别归家情更暖,蓝军镇定自若的语气中透着想念老婆的柔情。
史云笑吟吟地说:“都好,儿子在宝安的工作和生活也好。”
蓝军点点头,走到客厅沙发,向逗弄双胞胎的吴秋珍打了个招呼,抱起孙女蓝蒂。
吴秋珍在史云她们到家没多久就串门来了,一小部分是为了看双胞胎,一大部分当然是为了她在宝安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