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
第(2/3)节
通透。
据生产大队队长所说。
原房主是沙头角镇本镇人,原本在宝安师范当老师,写过不少文章,其中公开发表过不少。
那年文革爆发,整个社会乱了套。
学校里跟他不对付的有心人,把他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拿去给学校新上任的革委会主任反应情况。
指着文章中的一句、两句,添油加醋诬蔑他是反革命,应该把他抓起来审查和制裁。
学校里跟原房主交好的老师,跑过来跟他通风报信,说纠察队和红卫兵就快要过来抓他、抄他的家。
原房主当机立断,连夜带着爱人并两个孩子,举家乘渡船逃去对岸香港,从此杳无音讯。
家里任何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也在他们走后被村民们洗劫一空,剩下一座空房子丢在那里,多年来无人问津。
原房主是师范学校的老师,父辈和他自己这一辈都家境殷实,盖的房子用料不差,房子的内部构造也相对考究。
之所以没人敢要这座房子,只是因为他在文革中成了逃犯,别人怕无事惹得一身腥。
生产大队队长挺实诚的,杨思情说要买这座房子时,他据实告诉她原房主的历史问题。
当然也有一部分忌惮蓝巍解放军身份的因素在内,从而不敢有所隐瞒。
大队长实话实说以后,杨思情的反应让他印象深刻。
但见杨思情无所谓地一挥手:“没事儿,你开个价吧。”
你开个价吧……这是大队长几年来听到的最美妙的话,直击他的灵魂深处。
隔天就帮她找来生产队里的一对中年夫妻清洗住宅,还帮她找人修水管、修电线、搬抬家具、更换年久失修的破门烂窗什么的。
杨思情自己干的活也不少。
每天头顶太阳,骑自行车奔走于镇上的多家商店采买家用物资。
深圳湾这个黄金港口就挨着沙头角镇,有很多港货流通到镇上。
镇上的中英街,半条街属于香港英方,里面的香港商店买东西不需要粮票。
在北京的时候,杨思情让蓝巍到宝安后陪她去香港玩几天。
蓝巍当场拒绝,还跟她念了一通军规。
杨思情以为资本主义的世界向她关起了大门,没想到留了条中英街给她当窗户,这就叫天无绝人之路吧。
蓝巍给她办了张出入境证件,让她可以自由出入中英街。
他自己呢,新官上任,部队里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想说从部队里叫两个战士帮帮她的忙。
结果杨思情不但不领情,反过来把他教育了一顿。
一则他刚上任,职务又高,高处不胜寒,不宜公器私用,会被手底下的人说闲话。
二则尽量不要让部队的人知道他们买了文革逃犯的房子,虽说不怕有人会为此问责他们,他们自己行事低调一些总不会有错。
话里话外全是为了他和他的工作着想。
蓝巍被她这种“你安心上班,家里的千斤担子我来担着”的夫妻情感冲击得感动不已,抱住她就是好一阵么么么。
杨思情嗔骂:“感动是假的,借着感动占便宜才是真的。”
蓝巍悲呼:“你对为夫心的误解,真是太深了!”
等住宅万事俱备,夫妻俩搬进去居住,时间已经走到1976年的十一国庆节,即杨思情穿越满一周年。
像这种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念日,杨思情以为小陈一定会来一趟b时空,夸她几句什么“感谢配合他的工作”“身为穿越一族,表现尚佳”之类的商业套话,她正好可以趁机问小陈关于死鬼前夫的事。
可气的是小陈没来,来的是另一个人!
事情是这样的。
蓝巍清晨搂着她醒过来,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循着气味,低头往下一看。
惊见她躺在“血泊”中,屁股下面的床单晕染出老大一圈触目惊心的红,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