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2节

第(2/3)节
她们跳脚的样子。

    三个大的孩子对以前的父亲记忆深刻,对唐启阳有敬畏,亲近不起来。

    不亲近也没什么,现在做父母的没有几个和孩子平等对话,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意见。

    在家庭中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对父母不满不听话的孩子就会被说不孝,做父母的几乎控制着孩子的一切,就算儿子成年结婚有孩子了也一样。

    这点令徐兰和唐启阳心里很不适。

    唐启阳把兔肉全炖,兔杂用辣辣和萝卜咸菜炒,拍个黄瓜,兔肉很嫩,兔杂味足,八个人把菜吃光,饭剩了一些。

    晚上孩子们睡下后,徐兰和唐启阳下菜窖,现在的菜窖最里面只有几个西瓜,空荡荡的。

    两人在菜窖口停下,徐兰把八麻袋土豆放出来,两人一起把八袋土豆分开倒地上摊开,土豆太湿,摊开晾一晾,脱些水份再堆起来。

    次日早上起来雨还没停,下着小雨,早饭后唐启阳去上工,孩子们去上学。

    徐兰在后院和菜地转一圈,回房间缝补衣裤和做两对袖套,磨蹭快到中午做饭,一家刚吃完午饭外面突然大亮。

    晓岱看出去惊喜大叫:“太阳出来了!”

    很久没有见到明亮热烈的阳光,一家子马上出来到阳光下,热辣的阳光照到身上,能把身上的霉气晒去。

    徐兰和晓风晓语忙去把晾的衣服拿到太阳底下晒,盖的被套和睡的竹席也拿出来晒。

    大家晒一会人就晒热出汗,忙回屋里,晓风和晓语去洗碗。

    徐兰想到山上的蘑菇,和晓婕说:“晓婕,我一会去山上采蘑菇,你下午请假在家看晓雯。”

    晓婕马上应:“好,妈,我看小妹能顺便做事,有什么我能做的?”

    徐兰温声和她说:“没有,如果下雨收了晒的东西就行。”

    晓婕:“好。”

    晓风和晓语洗完碗收一张席子带妹妹们回房休息,徐兰和唐启阳说一会说分开去忙。

    徐兰戴上草帽,背着一个竹筐拿两个麻袋上山,路很泥泞,她穿解放鞋专踩在路边的草上,好走一些。

    热烈的阳光白得晃眼,徐兰到山上走远一些采蘑菇,下雨的时候蘑菇晒不干,没有人来采,所以蘑菇很多,采得容易。

    徐兰眼尖手快采得很快,她把竹筐装满然后装麻袋里,等两个麻袋装半袋就背竹筐,提着两个麻袋返回。

    回去路上碰到不少上山采蘑菇的人,熟的就打招呼,不熟的就走过。

    路上被阳光爆晒好走一些,徐兰回到家在井边把蘑菇放下,和晓婕晓雯坐在井边分拣轻洗,铺在筛子里,她们刚洗一点,晓风三个放学回来和她们一起做。

    母女六个边做事边说话,晓岱说:“妈,枣子结了很多为什么不用摘掉?”,桃子和西瓜结多了要摘掉一些。

    徐兰说:“书上是这么写的,具体我也不知道。”

    晓风说:“我觉得是枣子个头小,不用摘它都是长那么大,桃子结多不摘掉一些果子就长不大。”

    晓语和晓婕点头赞同大姐说的话。

    徐兰说:“老大,你这个只是猜测,没有真实依据。”

    晓雯拿着一个蘑菇洗,巴巴看妈妈问:“妈,大姐说的对还是不对?”

    徐兰和她说:“不知道,等你长大读书知道了来告诉我。”

    晓雯:“好。”

    洗完蘑菇徐兰就去做饭,快做好饭时她拿些干蘑菇出来泡。

    吃完饭,唐启阳去地窖里拿两条腊肉出来煮后洗干净切小丁,徐兰把泡发的蘑菇洗干净放案台上,刮点姜皮。

    两人做起蘑菇腊肉酱,在餐厅里补课的晓风三姐妹闻着香味有些走神。

    晓岱和晓雯就趴在厨房门边。

    肉酱做好装到一个陶罐里晾凉一些,徐兰拿个水果罐头空罐装一罐,送乔怡回去时给她,乔怡知道她的性情,道谢爽快收下。

    次日并没有收割稻谷,长时间下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