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4节

第(2/3)节
还提着精神对芮教授说:“没有关系,你也不要给年轻人压力。我这些伤,都是荣誉。”

    这话一出,年轻的研究员们心里都是一揪。

    景长嘉听着他与芮教授的话,眼睛全落在了一旁的显示器上。那里记录着李安德的测试数值。

    不需要过多的计算,景长嘉已经得出了结果。

    很不好。非常不好。

    坏死神经太多,预估要坏死的神经也不少。想让义肢做到简单的走路、握取等功能通过调整神经信号和算法还能做到。但试飞员的最基础要求就是手眼协同。更不用说一些极端精细的飞行操作。

    即便他受了重伤,注定不能再飞向蓝天。可仅仅只是做到走路与握取,这距离正常生活也太远了些。

    “需要更多的神经信号给予末端反应。”景长嘉低声对一旁的研究员说。

    研究员忍不住问他:“是要我们把义肢做到肩膀去,提取上臂与肩膀部分的信号吗?可是这样的话,使用感会很糟糕。”

    不仅仅只是使用感的问题。还有他们的一部分传感信号来自于肌肉产生的肌电信号。从错误的肌肉上提取信号,只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还有一个办法。”景长嘉抿紧了嘴唇,“脑机。让末端肢体直接接受大脑信号。”

    脑机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可……

    “这个跨度太大了。”研究员低声给景长嘉解释,“景教授,我们的康复机械领域现在连便宜的机械义肢都还做不出来,脑机是下一个时代的产物了。”

    李安德注意到了他们的沉重,他缓缓转动眼睛,满头大汗地看着他们:“你们不要有压力,即便只是能自己站起来,对我都是意外之喜了。”

    做完测试离开病房时,他们恰巧撞见李安德的家属被人带来。他的妻子看着非常惊惶,女儿才十来岁的模样,似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还不能理解母亲的恍然。见到他们,小姑娘就跟着妈妈低声说:“谢谢叔叔阿姨,辛苦你们了。”

    年轻的研究员们看着有些心慌,他们七嘴八舌的安抚了几句,才快步地走出了医院。

    等一行人回到车上后,芮教授才再次把注意力放在景长嘉身上。

    “觉得难受?”他低声问。

    “有一点。”景长嘉说,“但难受解决不了问题。”

    “是这样的。”芮教授点了点头,“这是你面对的第一个患者,你会很难受。但你知道,如果我们不去做,他们就更没有希望了。他手脚医生保不住,以后的生活能不能保住,就要看我们了。”

    景长嘉沉重的点了点头。

    “我们的技术还不够啊,所以我们更要尽力而为。”芮教授拍了拍景长嘉的肩膀,“心理压力不要太大,尽力而为就好。”

    “好。”

    景长嘉跟着他们一起回了研究中心:“你们需要我的时候,就来楼上叫我。我上去做实验。”

    他心中有一种无以言说的焦虑感。

    他不知道封照野到底是哪一个危险专业。可他知道封照野的未来在蓝天之上。

    一想到或许某一天,躺在那里的人会变成封照野,景长嘉就焦急地想钻进实验室,没有成果就不出来。

    他大步回到实验室时,万洛西也已经在了。

    见他回来,万洛西关切地问:“你没事吧?之前出什么事了?”

    “没什么事。”景长嘉说,“但我们的研究要加快速度了。”

    万洛西眼神一厉:“有实验室抢在我们前头?”

    “没有。但我希望它能更快的诞生。”景长嘉摇了摇头,说,“我需要更快的芯片。”

    万洛西一听,顿时松了口气:“我不问你发生了什么。但景师弟啊,即便我们明天就找到新导体的稳定结构,怎么在上面搭载晶体管,也是个麻烦事啊。你选这个材料不是好做的。”

    传统的硅基搭载晶体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他们目前手里研究的新半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