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5节

第(1/3)节
    “我,我不说了,咱回,咱回家。”

    随后,二人便相携着离去,将士看着两位老人家的背影,百思不得其解,随后将这事儿报于武安侯。

    武安侯遂命人前去探查,这才知道,原来在前日的夜里,因为风雪过大的原因,导致玉郡一部分靠山百姓的房屋被滑落的积雪压垮。

    虽然百姓们众志成城,将被压百姓救了出来,可是玉郡百姓的粮食本就不充足,这些受伤的百姓现在正面临无粮可吃,无房可住的境地。

    而那两位老人家,则是因为外嫁的女儿遭受了这场劫难,被夫家直接送了回来,不得不来军中看看能不能将借出的粮食讨要一些,度过危机。

    武安侯得知这件事后,第一时间便让主计将军中的余粮从上到下统计了一遍。

    “现在,所有粮食都在这里,因为一部分做成干粮,让兄弟们带着赶路了。是以剩下的这些足够将士们撑三日……”

    这个撑,指的是汤泡饭,汤多饭少的度过这五日。

    而根据武安侯的人调查得来的信息,本次受灾百姓已逾千人。

    等到当日下午的时候,玉郡太守来信,询问武安侯可否还一批粮食,让百姓度过难关。

    玉郡,是宁州当初捐粮捐的最多的一个郡。

    而且玉郡本就是最受越军所害的一个郡,每年产出的粮食除去税收,也不过堪堪果腹。

    之前捐粮,更是百姓们在心里算了又算,除了留下足够自己活下去的粮食外,都一股脑的捐给卫家军。

    他们清楚的知道,若无卫家军,则无万家人。

    一边是粮食紧缺的大军,一边是有相助之情的百姓,武安侯愁眉不解,迟迟无法决定。

    而之后,玉郡太守也觉得自己这个请求有些过分,毕竟卫家军有没有粮,他太清楚了。

    于是,他又再度来信,告知武安侯不必理会上一封信件。

    可武安侯却知道,能让太守如此,也是玉郡到了极限。

    “徐小郎,依你之见,粮食还有多久可以运到?”

    “最多五日。”

    徐瑾瑜在心里估算了一下时间,如是说道。

    武安侯深深的看了徐瑾瑜一眼,道:

    “好!来人,先运三千斤粮食给受灾百姓送去,告诉玉郡太守,卫家军不会让任何一个百姓饿死!从今日起,卫家军全军一日两餐!”

    再难撑,也要撑到粮食送到。

    只不过,这一次和他们一起撑的,还有一群可怜的受灾百姓。

    第145章

    一连十年,玉郡还是头一次下这么大的雪,玉郡太守刘清远看着漫天的风雪,还是毅然决然的撑着伞走进了大雪之中。

    “大人,大人您要去哪儿?”

    “我去看看受灾的百姓,再看……能不能厚颜借到些粮食。”

    刘清远都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有多么的飘忽,三个多月前,卫家军的借粮已经几乎掏空了宁州七郡的家底。

    现在能不能借到粮,他再清楚不过了。

    可是,他亦无法坐视着千名,乃至更多的百姓冻死,饿死。

    “你让夫人看看家里的米仓还有多少米,一并给本官送到灾区来。”

    “大人!府上哪里还有米?才入冬的时候,您遇到城西的那对孤苦无依的婆孙,让夫人送了粮过去;一个月前,巷子里的几个孤寡老人没有吃的,您又让送了粮过去;十几天前……

    您府上的米缸又不是那话本子里的聚宝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府上的米缸早就空了,是夫人一直靠着夏秋时晒的野菜才勉强过活啊!”

    侍从这番话说完,刘清远的身影却已经没入了风雪之中:

    “既然如此,那便让夫人先顾好家里,我再看看能不能想到什么办法。”

    玉郡不比他处,若是粮食紧缺了,还能找富户周转一二,作为宁州最边的郡,大盛的屏障,富户们早就在战火纷飞时拖家带口
第(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