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0节

第(2/3)节
默了一下,低下了头:

    “还不曾,我不知该如何开口。而且,若是此事告知长姐,她定一刻也无法和韩望安呆下去。

    可是,舅舅对于平阳侯宠眷颇深,倘若舅舅仍不许长姐和离,那长姐该如何痛苦?”

    魏思武的声音透着无尽的疲倦和挣扎。

    他第一次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长大的这么晚,又成长的这么慢!

    少年人的无力在这一刻显露无疑,让人不由唏嘘。

    徐瑾瑜抿了抿唇,手指在石几上点了点,却道:

    “可这件事,你瞒不了多久。你带着王奇回京之时,动静颇大,长宁郡主不可能一直不知道。”

    “总之,能瞒一天是一天吧,否则……”

    魏思武有些说不下去了,徐瑾瑜思索了一下:

    “总而言之,现在战事吃紧,平阳侯为国为民,圣上是不会过多苛责平阳侯什么。

    不过,我们倒是可以等一等。”

    “等?”

    魏思武皱了皱眉,徐瑾瑜起身去自己的房子拿出这一个月搜集到的军报,对魏思武道:

    “战事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月了,越国人虽然贪婪无度,可若是知道大盛是一块硬骨头,自然也不会将战线延长。

    思武兄且看,自十日前的军报之上,战死的将士数量便已经开始减少。

    当然,这或许有补给跟上的缘故,但少的数量不是一星半点,我以为应该是战事到了尾声。”

    大盛这些年也算是国泰民安,成帝一直轻徭薄赋,这才财政吃紧,可是越国又有什么?

    一腔勇气吗?又不能当饭吃。

    到了这一刻,能拖这一个月,已经算是越国举国之力供养了。

    魏思武看着那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无法想象徐瑾瑜到底是怎么推敲出来的。

    这会儿,他只是一脸茫然道:

    “战事到了尾声又如何?平阳侯乃是护国有功的大功臣,有平阳侯府功绩在,难道舅舅还能处置了韩望安?”

    徐瑾瑜沉吟许久,垂下眼皮淡声道:

    “思武兄,一条路走不通,就换一条路嘛。圣上因为平阳侯的功绩不忍苛责,可若是平阳侯亲自请罪呢?

    上一次,平阳侯得知平阳侯夫人刁难长宁郡主之时,百忙之中还来信将平阳侯夫人送进了家庙,由此可见,平阳侯也算是个磊落之人。”

    徐瑾瑜的声音如淙淙泉水,让魏思武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徐瑾瑜看到魏思武镇定下来后,又继续道:

    “战事进入尾声,平阳侯是要回京述职的,而且,我听郡主说过,平阳侯已经整整十载未曾归家了,这一回,他该回来了。”

    而就在徐瑾瑜和魏思武谈论此事之时,成帝拿着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捷报,激动的浑身颤抖:

    “好好好!越国狼子野心,平阳侯竟带军将之驱离边境五十里,实乃我大盛第一猛将!”

    至于之后越国意图议和的消息,成帝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越国出尔反尔,已经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儿了!

    这会儿,成帝难掩激动的屋子里转了几圈,脑中思索着对平阳侯府嘉奖。

    冯卓也在一旁笑吟吟的候着,只是成帝想着想着,脸色却沉凝下来。

    大盛建国至今,册封的爵位已经不计其数,除了有名有姓的四公八候之外,更有其他伯、男、子爵不计其数。

    而更可怕的,还有本朝有史以来的荫补制,让官制越发冗杂不堪。

    成帝,并不想再添这样可以世袭罔替的勋贵爵位。

    可平阳侯立下这样的功绩,本就该封妻荫子,就连成帝也不由头疼起来。

    功臣到了这一步,已是封无可封,唯有升爵。

    成帝虽然心中因为此事烦扰,可是却也朱笔一批,允了平阳侯回京述职的折子。

    平阳侯一别十载,也该回家看看了。

    只是,成帝又想起那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