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5节

第(2/3)节
题,他们却连自己一丝委屈都不敢言!”

    “这个倒好,满口的恭维之词,还是县试头名?打下去!永不录用,如此品性,即便入朝也不过是尸位素餐的趋炎附势之辈!”

    “这劝诗又劝的是什么东西?似劝实夸,大盛难道真无一星半点需要改进之处?简直文不对题,牛头不对马嘴!”

    成帝看到后头一阵火大,倘若科举补给之事不是他亲自派人调查出来,只怕真要被这些冠冕堂皇的诗文给糊弄了!

    “这群学子,简直,简直毫无血性可言!性软如绵,朕何敢期他日?!”

    成帝这话不可谓不重,让冯卓都不由心下一凌,连忙拱手长辑:

    “皇上息怒!诗赋取才高,且这诗赋上报天听,学子们心有顾忌也属常事。”

    冯卓耐心的规劝着,成帝只冷哼一声:

    “泱泱大盛,若连读书人都不敢直抒胸臆,此乃乱世之象!”

    冯卓闻言一时也不敢接话,皇上盛怒之下连这种话都能说出来,无人敢捋虎须啊!

    成帝皱着眉,一页一页的将纸张翻过去,忽而,他动作一顿,面上波澜不兴,直接将那张考卷递给一旁的冯卓:

    “冯卓,你来看看这个。就看后这两首。”

    冯卓不解,随后他双手捧着考卷,轻声吟诵第一首劝诗:

    “碎竹千苦终成纸,

    灰烟万锤方为墨。

    一纸一墨一箪食。

    世人应惜其不易。”

    冯卓念罢,还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皇上,这首惜物之诗倒是颇有几分新意。”

    但在冯卓看来,也只是有新意罢了,哪里能让皇上怒气平息呢?

    冯卓在成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便一直近身伺候,成帝的喜笑怒嗔他无一不知,倒是没想到方才还震怒的成帝,就这么被一首诗给哄好了,一时有些诧异。

    “再念。”

    成帝放松靠在椅子上,微微敛目,方才那怒火中烧的情绪这会儿分外平和,冯卓不敢探究,只得继续念下去:

    “一纸一笔一张桌,三尺号房独一人。

    举目束手本慎思,偶见头顶八卦网。

    梁上织娘腹经纶,不负春晖忙织丝。

    忽闻县令来巡考,织娘犹惶织不织。”

    冯卓读到最后一句,也不禁莞尔:

    “这到底是织娘惶恐还是这学子惶恐?这学子果真有趣,难怪皇上喜欢。”

    “你看完了?就没有看出点别的东西吗?”

    成帝抬眼问道,冯卓一时无言:

    “臣愚钝。”

    “你果真愚钝!且看那劝惜物之诗,纸墨得之不易尽显无疑,可何故再加那一箪食?

    难道为了押韵?而那一箪食乃是食物,与纸墨这等风雅之物放在一起,岂不降了格调?”

    冯卓听了这话,有些似懂非懂,他乃宦官,能识得几个字已经是皇上恩典了。

    “所以,皇上是觉得这学子此句不妥?”

    成帝听了这话不由憋了一口气:

    “朽木难雕!他何故取这句你难道不知?考场上的补给——”

    成帝的语气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冯卓随即恍然大悟:

    “那考场上的干饼乃是霉粮,无法食用,这是明着劝世人惜物,却暗中讽刺有人太惜物呢!”

    成帝听罢,随即哈哈大笑:

    “算你聪明一回,你且再看另一首!”

    冯卓见成帝欢颜一展,也是心下一松,也笑吟吟道:

    “那这回臣先猜,您可莫要再提醒臣了。”

    成帝遂应下,只笑而不语,冯卓也认真品读起来。

    这一首讲的考场见闻,冯卓看了数遍,将注意力落在了那“束手”二字之上。

    “皇上,您看这两个字,这‘束手’之后,往往乃是贬义,可这学子却将其用在了自己身上。

    这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