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4节

第(2/3)节
,徐小友却能慷慨告之,更当得吾等致谢。”

    翠微居士按着徐瑾瑜的肩膀,让徐瑾瑜坐下,随后自己起身冲着徐瑾瑜拱手一礼:

    “吾等多谢徐小友不吝赐教,提点之恩,永生难忘。”

    一群或白发苍苍,或精神奕奕的先生们在这小小的膳堂中,向一位十余岁的少年拱手行礼的模样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可是他们的动作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真情流露,他们在真心真意的感谢少年的慷慨。

    徐瑾瑜起初是极为不自在的,不论是现世教育还是古代思维,都在阐明这尊师的理念。

    他如何敢堂而皇之的受先生们的礼?

    可是,此时此刻,看着那一位位先生躬身一礼之时,面上的感怀与激动,徐瑾瑜那如同被手掌揉捏的心脏突然像是放松了一般。

    这是来自此世的先生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他不可辜负。

    等先生们纷纷起身之际,徐瑾瑜忙从椅子上弹起,就如同椅子烫屁股似的,逗的翠微居士哈哈大笑:

    “何至于此?”

    徐瑾瑜因为方才的失态,也有些懊恼的红了耳朵,倒是让众位先生也不由会心一笑。

    少年郎,面皮总是薄呦。

    标点符号正式得到了先生们的认可,而翠微居士亦在此向众先生提出问题:

    “徐小友的标点符号之便利可谓能惠及所有与文字有关的行业,不知诸君以为这标点符号该如何传扬?”

    “自然是广而告之,标点符号之便利实在是让人心折,吾不信有读书人不喜。”

    “正是,吾等今日且厚颜称自己是一个慧眼识珠之人,但即便换成旁人亦是如此。”

    “徐小友都如此慷慨,吾等自然不该吝啬。”

    ……

    先生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生怕翠微居士让明珠蒙了尘,让翠微居士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诸君,吾的意思是吾等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将标点符号传播出去。

    旁的不说,那清淼老儿便是一根迂腐的木头,标点符号虽然便利,可却新奇,他若出言抨击,徐小友如今年纪尚幼,只恐……”

    翠微居士并未将话说完,但那未尽之意在场之人具都清楚,这是一位师长对于学生的拳拳之心。

    “那,难不成真要让明珠蒙尘不成?”

    “唉,只怕世人也不会想到这样的惊奇心思,会是一个孩子吧?”

    “山长,诸位先生,学生有一法子。”

    徐瑾瑜在心里斟酌片刻,随后说道:

    “香山居士有诗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学生以为可以效仿。”

    徐瑾瑜这话一出,先生们先是一顿,翠微居士不由抚掌大笑:

    “好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法甚妙,广而告之恐有人说三道四,那我们先不让他们知道,且让他们打听去吧。

    到底是年轻人,脑筋转的快!那此番吾等可以先让书院的学子们先学习一二。”

    翠微居士思索片刻,直接道:

    “第一步,先重新让书局刻板重印经书。”

    书院有自己的书局,翠微居士并不担心消息有漏。

    “有这些标点符号的助益,相信书院的学子将会在科举上取得骄绩,届时……哼!”

    翠微居士的一番话让先生们纷纷表示赞同,看着徐瑾瑜的眼神那赞赏几乎已经可以凝成实质化了。

    而徐瑾瑜亦在此提出:

    “对了,山长,学生欲在明年县试下场,还请您应允。”

    这件事是徐瑾瑜深思熟虑过后的,因为有过目不忘在,他已经将四书五经记在脑海之中。

    他如今欠缺的是这些经书的释义和史论,而这些都是考验记忆的。

    至于诗赋……徐瑾瑜曾在闲暇时间,随意指一物让自己赋诗一首。

    而那自然而然流淌的灵光,让他始终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