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第(3/4)节
顿路途遥远,单单是运输成本,就怕是不低的一笔钱,这成本最终都得加到中成药价格上面去,加重老百姓的医疗就医负担……”
谢芸听懂了,关中省不想把这部分利润让出去。
她也没什么想法,关中省商业部的人为自己的工作着想,这本身就无可非议。
“也行,药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长成的。哪怕是明年建成生产线,只要规模化生产,今年积压的那点儿库存很快就能消纳掉。”
“不过我有个建议,目前我听说长岛国那边正在遭遇经济危机,汇率低到很多商人去长岛国采购多说是捡便宜的白菜价,就连很多原先被那边的资本家捂着的宝贝技术和设备都拿出来卖了。搁以前,那可都是非卖品……”
谢芸说着说着,就感觉大家看她的眼神有点怪。
邢安全处长问她,“谢医生这么关心国际新闻呢?”
谢芸:“……”她怎么听出了一点阴阳怪气的味道?
她眼珠子一转就扯出了个理由,“之前长岛国同川省签过药材供应合同,买走了不少的好药材。最近因为他们国内遭遇经济危机,同川省的额药材供应合同断了,赔了一笔美金,让川省药材公司赚到一笔砸锅卖铁的赔偿费。”
这个理由虽然是她扯出来的,但也是真实发生的。
谢芸利用山居调查国内各地的特色药材时,就发现很多品种好的药材都被长岛国来的商人以高价圈定了。
长岛国来的商人表现出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用比市场价稍微高一些的价格来买走国内绝大多数高品质的药材,还在药农中赚到了好名声,不少见钱眼开的人都被钱忽悠得忘了同长岛国的血海深仇。
说起来也是可悲,华夏大地上长出来的好药材,被长岛国的商人买走了大半,流入到自个儿药材市场的,都是一些品质中下的药材。
谢芸同蜀光制药厂签订那药材品质保障合同,其实就是希望蜀光制药厂能够把国内的好药材都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别把这些肥水当成废水送到了外人田地里。
她给蜀光制药厂提供的那五个药方,足够将川省内大量种植产出的药材利用到七八成了,余下的药材也能利用,只是谢芸暂时还没有推敲出合适的药方来。
惊天地泣鬼神的好药方并不缺,缺的是能够普适应用到所有病患身上的好药。
将一张药方写得满满当当,并不算难;用三五味药就把病人的问题给解决掉,难于上青天。
真正医术高明的医生开药,都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
别看谢芸平时开药用到的药材种类多,那是因为她给病人诊病时都是全方位调理,基本上发现的毛病都会顺带着解决了,只有一些实在没法儿同时处理的问题,她才会留下一些‘尾巴’。
邢安全处长苦笑了一下,同谢芸说,“被毁约的不只是川省,我们关中省也被长岛国单方面撕毁了很多订单。前些年合作顺畅的时候,他们来时表现得都很守礼节,出钱时也很慷慨,所以没签太高的违约金。”
“老百姓听说种植药材赚钱,有人直接在耕地里种植的,有人舍不得耕地种药,去山上开荒种植的……短短几年时间,药材种植面积就扩大了六七倍。”
“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闻风而来,都以为找到了发家致富路,哪能想到长岛国经济危机,那么多种下的药材卖不出去,都要砸手里了。”
买涨不买跌,这就是人性。
看着繁花锦簇,所有人都一窝蜂地涌了进来,谁能想到这是一个繁花锦簇的杀猪盘?自己图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图的是自己的本金。
猪肉大涨的时候,养猪人家就会增多,市面上的猪肉随之增多,然后便迎来了猪肉的暴跌,这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律,在任何行业都是如此。
谢芸把偏离的思绪搂了回来,道:“那关中省的形势确实很严峻了,老百姓需要把药材顺利卖出去,尽快变成钱收回去,不然怕是连买柴米油盐的钱都没有了。那你们还不同意把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