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
第(3/3)节
一角搭在眼皮上遮光。
丝丝缕缕银线犹如月光,轻盈地笼住他头脸,把他耿直的神情软化。
她斜斜睨着,不信他听不出司马银朱的弦外之音,不出权臣国祚不保,那谁来当这个权臣?
武崇训平铺直叙道。
“这主意听着轻巧,其实极费人工,铜刀凿石,数十下就钝,要就地起炉灶,将钝刀子软化,磨利,过水降温,方可再用。一个石匠,要跟六组人生火磨刀,日夜替换,去岁修嵩山十八盘已惹民变,有的人家,三个儿子征来两个,地盘上累死,今年兴泰县再如此消耗,又要出事。”
嵩山修路的麻烦,李显夫妇略有耳闻。
事情不大不小,未递上大朝会,但京里议论纷纷,更多人习以为常,李显没想到武崇训有这番见解,诧异地往他脸上看了两眼。
“上回多亏石淙县令是个狠人,会同春官动用府兵,连吓带哄压下去了,不然圣人瞧见百姓哭爹喊娘的场面,就不必消暑了。这回兴泰县令不知如何,你提醒梁王盯着些。”
“劳民伤财,原不可取,用兵镇压,更是可一不可再。”
武崇训仔细审视了李显两眼,方正色道。
“臣预备起一道奏折……”
他没展开,就顿在这里,恭顺地垂着头,等一个示下。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