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
第(2/3)节
家长史说,京里加派了一位使节,新封了春官侍郎,名叫阎知微,阎侍郎带了几十车金银绸缎衣裳,行路缓慢,如今刚到潞州。圣人命裴郎官并郡王留步,在灵武稍候阎郎官赶来,一并出发。”
武延秀摸不着头脑,狐疑道。
“好端端地,怎么又加个使节?叫他来,是为把裴郎官换回去么?”
他与裴怀古和不来,心里巴不得换他回去。
小吏哪里知道根底,只管摇头,倒是郭元振听出些端倪。
“这是公事,当有诏书并天官、春官的行文,才好叫咱们知晓信服,阎郎官确是加了侍郎衔儿。再者,要留住使团不走,长史告与朔方军大总管或是本地长史,只要他答应,灵武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为何非得当面禀告郡王?”
他说一句,武延秀便点头,末了睨着小吏问。
“张仁愿有私房话交代?”
“郡王——”
小吏在雨中学士人施施然拱手,谨慎地错后半步,“小的只能说与您。”
“嘿,你这玩意儿!”
郭元振气得笑了,挥掌便打。
武延秀忙抬肩格挡,因他是个练家子,心狠手辣惯了,有心给个教训,能废掉人胳膊。
就听砰地一声,武延秀痛的退了两步。
郭元振哎呀了声,懊恼不已,“叫你随身带刀!”
回身看那小吏越发不顺眼,挥拳吓他,“若伤了郡王,你吃不了兜着走!”
惊得那人夹脚往武延秀身后躲。
“行啦,兴许是我家的事。”
武延秀推开怒气冲冲的郭元振,和气向他招手。
“你来,细细说与我知。”
附耳去听,小吏咦然轻嘶了声,鼻头耸动。
原来他身上有股好闻的味道,纵然在这泼天雨幕之中,亦是幽幽一缕,难以忽略。
不似寻常花香,倒是温暖中略带干姜的辛辣狂冲,叫人心旌荡漾。
“咱家长史说,太孙交代,裴怀古刚直,阎知微油滑,两人断难合作,勉强同行,恐怕反生事端,待入了默啜的黑沙南庭,郡王千万小心,若有为难之处,够不着唐休璟唐将军,也可寻咱家长史相助。”
唐休璟是在任的安西副都护,与默啜屡屡交手,知己知彼,正该辖制突厥,亦是武延秀和亲在外,该当的倚仗,但安西都护府远在凉州,从黑沙南庭通往凉州的道路,就不如并州往返那样好走。
“啊……”
这回武延秀倒对张仁愿刮目相看了。
难得他远在并州,距京千里之外,还能在圣人和太孙之间左右逢源。
又想,连边将都知道越过太子去联络太孙,中枢如今刮的什么风,就可想而知了,说到底,还是这太子徒有其名,无足轻重。
再看这小吏,貌不惊人,却有几分胆色见识,正适合来传要紧的密语。
他眼眸微转,勾了勾手指,忽地一把拽住他左手。
“待进了城,你寻个路子回话,就说本王留下你了,请张郎官割爱。”
小吏慌得挣扎后退,“您,您这算个什么意思?”
尴尬地撩起眼皮打量武延秀。
心道我虽形貌猥琐,到底身家清白,吃的是官粮,骑的是官马,难道这便被人强抢了?
想使力挣出来,几回也不成。
方知他面孔浓丽,还真有一把力气,胸背上肌肉也肥厚,真卖于他不亏。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往后才好宾主相得。
大着胆子嚷嚷。
“小的粗通文墨,能起书信,拳脚平平,打不得架,那突厥公主……反正小的不伺候!”
第129章
“做你娘的春秋大梦?!”
武延秀冷笑了声,一字一句道。
“你道本王讨你来作甚?就是要你的命!挖你的眼珠!”
声色俱厉,末半句陡然发狠,吓得小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