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0节

第(2/3)节


    晏正平没想到文姝居然会把这样的工作交给自己,要知道这些药粉关乎到几百鸡苗和几百猪苗的死活:“你不怕我做手脚吗?”

    文姝看向晏正平:“你不会。”

    “我都不相信自己,你就如此有自信?”晏正平看着手中一箱子药粉,嗤笑一声:“我不是好人。”

    文姝说:“我看过你的资料,知道很多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晏正平,你是一名军人。”

    你是一个一心向着家国的军人,所以我相信你。

    现在的人没有几十年后的人那么复杂,晏正平心有不甘,可他依然热爱这一片土地,这一点从他对任何一件事都能认真负责完成就知道了。

    有些责任和规矩是刻在晏正平的骨子里,不管处于什么样子的环境,他也不会忘记。

    晏正平看着文姝的背影,他看了一眼自己抱着的箱子,抿唇不言不语。

    “我算什么狗屁军人。”

    我就是一个养猪养牛的人。

    有了药粉,农场的鸡和猪都很少生病,不但如此,猪和鸡都吃得很多,长得很快,王大刚他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底,他们都在期待鸡出栏那一天。

    景希每周都去养猪场和养牛场帮着割猪草,喂牛,甚至就连清洗猪舍的事都会去做。

    慢慢的,晏正平他们就接受了景希,只要他有不懂的地方,农场里那些教授都会教他。

    晏正平这才明白温书记让自己儿子来这里的原因,那小子就是一块牛皮糖,黏上谁,谁就倒霉。

    他糊里糊涂成了教那小子拳脚功夫的老师,最可怕的是自己如何栽在这小子的手上都弄不明白。

    四月初,农场来了二十多个新知青,加上以前的知青,农场一共有一百多知青。

    有十多人去工厂工作了,剩余的全都要到田里劳作。

    安顿好新知青后,文姝把没有工作的老知青和新知青都召集起来开了一场会议。

    她直白告诉大家,现在粉条厂和竹编厂都需要一批业务员。

    一个新来的年轻知青好奇问:“温书记,什么叫业务员?”

    “就是去外面跑订单的人。”文姝开始给大家科普一下业务员的工作。

    听得这些知青一愣一愣,每个月只要拉回一千元的订单,就有三十元工资,一千元后,每一百元就有一元奖励。

    这不比到田里干活拿工分好?

    看到大家都想要干,文姝说:“粉条厂这边只要六个业务员,竹编厂要十个。”

    “我给你们十天时间,十天后我挑选订单多的十六个人。”

    “至于你们出去跑业务这十天时间,是有工分和补贴的。就算没拿到订单回来,也能拿到十个工分外加一元一天。”

    大家都被这个甜瓜引诱了,安顿下来的新知青没有时间去八卦和害怕,都开始出去跑业务了。

    王大刚和韦跃进找到文姝,小心翼翼问:“这样真的行吗?”

    第266章没资格去谈论

    文姝说:“为何不行?我下了这么大的诱惑,如果他们想要继续拿更多的利益,那就使出浑身解数。”

    “只要有脑子的人都不会浪费这十天时间。”

    十天过去,外出的知青全都回来了。

    让文姝意外的是,出去的几十名知青没有一个人是空手回来的。

    最多的一个人居然拿回来三千元的竹编订单和一千元的粉条订单。

    最少的拿回来了三百元的粉条订单。

    文姝挑选了十六名订单最多的人作为业务员,他们也不用住到知青点去,而是住进了办公区的宿舍里。

    六名女知青和十名男知青,三人一间宿舍,最后订单最多的袁越泽自己住一间宿舍。

    其余的知青则是拿了十元钱,然后搬到知青点了。

    文姝也说了,只要好好干,日后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老知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