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1节

第(2/3)节
烧灼着心肺,气闷难抑。

    这股心火直冲脑门,让他的头更痛了,怒火中烧。

    皇帝冷冷道:“明氏有错在先,她要跪,就让她跪着。”

    “谁也不许让她起来。”

    “谁也不许让她走。”

    皇帝的声音冷得跟快要掉出冰渣子似的,一字一顿。

    天子雷霆之怒如万钧重,周围的空气随之冷了下来,气氛一时异常僵硬。

    庾御史蹙着花白的眉头,不赞同地喊了声:“皇上!!”。

    “梁铮,即刻传朕口谕。”皇帝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吩咐道。

    庾御史气得吹胡子瞪眼,满是皱纹的脸庞微微发青,声音又拔高了几分:“忠言逆耳,皇上真是冥顽不灵!”

    梁铮简直头大如斗,生怕庾御史气得撞柱子,赶紧过去亲自扶着人,又以眼神示意旁边的小内侍去传口谕。

    那细目的小内侍还算机灵,也不用梁铮再说什么,就飞快地退出了西暖阁,连掀帘的动作都没有一点声息。

    小内侍直到走出了乾清宫的大门,方才松了口气,以袖口擦了擦额角的冷汗,一路疾步匆匆地往午门那边去了。

    烈日悬挂当空,远远地就看到那些学子全都聚在了午门前,熙熙攘攘。

    从先前的百余人,到了此刻,一眼望去,怕是至少有两百余人了。

    他们的目光全都望着同一个方向,只见午门中央的地上跪着一个身着天水碧衣裙的女子。

    迎面拂来的暖风吹起她鬓角的几缕乱发,女子的腰杆挺得笔直,整个人有种既脆弱而又坚韧的气质,惹人心怜。

    “哎。”人群中的好几个学子都在唏嘘地叹气,觉得这位宁王妃不愧是明家女,实在是性情坚韧,有乃父之风。

    方才她一时晕厥了过去,有人便想去扶她一把,可她自己挣扎着爬了起来,摇摇晃晃地重新跪好了。

    学子们的脸上全都写满了对她的同情,还掺着一种对天道不公的愤慨。

    这世道不该如此的!

    “我们的陈情书这会儿应该呈上去了吧?”一个中年学子热切地望着宫门内的方向,翘首以盼。

    “放心吧。庾大人刚正不阿,素有贤名,他答应的肯定会做到的。”人群中,某个年轻的学子笃定地说道。

    “是啊是啊。”有人连声附和道,“我们就耐心在此等一会儿吧。”

    人群中的学子们交头接耳,鼓噪不已。

    这些个声音也钻入了午门内那名细目小内侍的耳中。

    他放缓了脚步,略一整衣衫后,径直走到了明芮的前方,清清嗓子道:“宁王妃,咱家奉皇上之命,来传口谕。”

    小内侍复杂的目光落在了她身上,十六七岁的姑娘正处于女子最美好的芳华,风华正茂,现在却宛如一朵提前凋零的玫瑰。

    她雪白的脖颈上那五指掐痕呈显可怖的青紫色,凌乱的鬓发上散发出浓浓的酒味,衣衫不整,还沾有点点血污,狼狈得仿佛那街边的疯妇,哪像是堂堂宗室王妃。

    明芮徐徐地抬起头来:“臣女在。”

    她说的是臣女,而不是臣妇。

    学子们也听到了,立刻噤声,午门前瞬间一片凝肃,寂静无声。

    一道道灼灼的目光转而投向了那名小内侍。

    顶着巨大的压力,小内侍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朗声道:“传皇上口谕,宁王妃刺伤宁王,妻伤夫,有错在先,理当下跪请罪。”

    皇帝最后面那两句近乎赌气的话,内侍没说,但其实也就是那个意思,毕竟皇帝令宁王妃下跪请罪,谁又敢擅自放宁王妃离开。

    周围霎时间一片哗然。

    那些学子们再次鼓噪了起来,在愤愤不平,在质疑皇帝的口谕,直抒胸臆。

    在这些为她抱不平的愤慨声中,形容狼狈的明芮依然跪得笔挺。

    烈日下,她嘴唇干涸皲裂,皮肤苍白如雪,额角被晒出了细密的汗滴,那双似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