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3节

第(2/3)节
三万大军乘夜奔袭,不惜深入险境,直捣北狄肃方城,大败北狄军,之后乘胜追击,连续拿下北狄三城,北狄人溃不成军,主动提出求和,愿向大景纳贡赔款。”

    “当年臣曾奉先帝之命,亲往北境,臣曾亲眼见过留吁鹰的字迹和印章的,错不了。”

    徐首辅的语气十分肯定,也不等皇帝说话,就对旁边的兵部尚书道:“魏大人,你看看。”

    兵部尚书魏源当年任礼部郎中,也随徐首辅一起去过北境。

    魏源接过了那几张绢纸,也仔细地看了看,眉心深深地蹙起,颔首道:“首辅所言不差,是留吁鹰的笔迹。”

    魏源看完了那几张绢纸后,又转给了吏部尚书看,那几封书信一个人接着一个人地在殿上转手……

    徐首辅再次对着僵立在龙椅前的皇帝展袖作揖,义正辞严道:“皇上,这些确实可作为承恩公柳汌通敌叛国的罪证,请皇上明察!”

    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有理有据。

    殿上,断断续续地响起一片附和声。

    有人还在观望,但那些唇亡齿寒的武将们早已忍不住了,纷纷道:“错不了!”

    嗓门一个比一个大。

    一个黑脸膛的中年武将上前半步,粗声道:“柳汌一个承恩公,为何他与北狄往来的书信会涉及两国和谈?他有什么资格?!”

    “……”皇帝脸色铁青,额角的青筋一跳一跳。

    从他所在的高位,下方的殿堂被他一览无遗地收入眼内。

    两边队列中的文武百官好似热锅上的蚂蚁般骚动不已,尤其是武将的队列更是喧哗不止。

    “刘将军说得有理,承恩公哪有资格与北狄议和?”另有一个虬髯胡武将大声道。

    “不不不,”黑脸膛的刘将军又道,“应该说,北狄人凭什么相信承恩公可以代表大景与他们议和?”

    “说得是。”

    各种质疑声断断续续地飘了过来,哪怕没人敢直接把皇帝挂在嘴上,可言外之音昭然若揭。

    那虬髯胡武将大步自队列中迈出,随意地对着皇帝拱了拱手,近乎质问道:“皇上可知?”

    这句话已经相当不给皇帝脸面了。

    皇帝袖中的手气得抖如筛糠。

    但双眼还是模模糊糊,根本看不清楚是谁在胡说八道。

    见皇帝脸色不佳,豫王从队列中走出,对着那虬髯胡武将直呼其名,冷哼道:“高阙,这是金銮殿,可不是菜市场,你在御前大呼小叫……”

    “王爷,”高阙道,“末将何曾在在御前大呼小叫了?”

    “就是就是。”后方的武将连声附和,全都站在了高阙这边。

    又有宗室勋贵也站在了豫王的身后,给豫王撑起了场面。

    双方彼此对峙,一时剑拔弩张。

    眼看着下方乱成一锅粥,皇帝怒喝道:“够了!”

    话落之后,满堂寂然,各种议论声、争执声全都消失殆尽。

    皇帝将迁怒怨恨的目光牢牢地锁在正前方的顾非池的身上。

    柳汌这个蠢货!

    皇帝咬牙切齿,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喘息急促,一时怒火如灼,一时又似周身浸在冰水中,手脚凉得发麻。

    顾非池迎视着皇帝阴鸷如枭的双眸,冷冷道:“事到如今,皇上还要包庇柳汌不成?”

    说话间,他从一名武将的手里接过了那几张在群臣中转了一圈的绢纸。

    “还是说……”

    顾非池将手上的那几张绢纸轻轻地对着皇帝甩了甩,带着几分示威,几分挑衅的意味。

    “这些书信里头,还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顾非池停顿了一下,群臣的思绪都被他的话语所牵引。

    一片僵硬的宁寂中,顾非池清冷的声音带着秋风扫落叶的寒意,幽幽叹道:“议和?”

    “去岁北境前线捷报不断,谢无端战无不胜,率金鳞军退敌三百里,朝中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