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1节

第(2/4)节
    没想到主?事说:“织机可以直接带回去,用布匹抵扣,暂时定下一百五十匹吧!”

    织娘们大喜,回去通知亲朋好友,又考虑到这是朝廷的?事,优中?选优,只找了手艺好品行佳的?,限量二十个?,还筛下去不少人?呢。

    她们领到织机后,努力?织布先不提,这边织布机厂也在努力?积攒木料,磨练工匠。

    京城附近住的?人?口多,木料都需要从外地从河里运来?,来?往运输不及,宋朗旭想到此事,又特意提过,让负责运送木料的?官员一定要记得多种木料,补充缺失。

    可持续循环的?利用,才是长久之道。

    等到造出新的?织机后,又按照原先的?策略分配给织娘们使用,等着?她们反馈。

    第一百四十二章

    余织娘自从把新式织机搬回了家,如获至宝,对待它比对自家孩子还上心,织布前定要净手擦手才会去触碰丝线,平时?不用就用粗布好?好?盖着,生?怕落了灰尘。

    她的丈夫还笑她:“至于么??跟捡了金蛋似的贵重,不就是些木头玩意儿,还能当饭吃呐?”

    余织娘手指在上面一一抚过,倍加珍惜:“这?不是金蛋,而是会下金蛋的母鸡啊!你知道现?在市面上一匹棉布,要卖多少价格吗?”不等丈夫回答她就接口说:“一两,偶尔棉花价贵,会涨到一两二钱。”

    “而这?种新式的织布机,能够把织布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凭我的手艺,还能再快一点。你自己算算,这?一来一去的,能够多赚多少钱?”

    她丈夫唬了一跳,“你别蒙我,真有这?种好?事?”说着跳起来,要把织布室的门关严实,生?怕被外人?听了去。

    余织娘白了丈夫一眼,“我亲自瞧见的,还能有假?就算刚开始赚不了那么?多,有个八钱,九钱的价格,也足够了。”

    她看着织布机的眼神,真的在放光,象征着自己家中,富裕充足的明天。

    她丈夫自然也不是算不来这?笔账,一算之下再也忍不住,当即让家人?负责了一切琐事,让余织娘全心全意的织布。

    余织娘的手速也不是吹的,的确很快。把她们治好?的成品布料归到一起,统一送到了厂里,

    经?过简单染色后,就是能够做衣服的布料。

    肖大?人?看着这?些布料,正发愁该如何处理,宋朗旭就给他出了主意,“便宜卖了,让新式织布机的消息,传的越广越好?。”

    “光说机器好?,旁人?没见过哪儿能了解?有实打实的,物?美价廉的布匹在市场上流通,这?才是宣传最好?的法子。”

    肖大?人?觉得这?个法子不错,立即赞同?。

    于是这?批布料被投放到了市场上,在肖大?人?指定的某间?布庄内销售。

    酒香不怕巷子深,同?理,有便宜也不怕别人?不知道,听说有一批价格低的棉布料流通,根本不需要多做宣传,精打细算的妇人?们鼻子比蜂蜜还灵,闻着香甜味儿就来了。

    她们来了,看过这?批布料的确是物?美价廉,结实耐用,当即抢购了好?几匹,不光自己去抢,还要呼朋引伴,带着亲戚朋友们,一起去抢。

    毕竟这?年头,谁家里不是七八口人??光是做衣裳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需要的布料多,价格贵,只能省了又省,才能省出全家人?的分量来。遇上便宜,囤货也是理所当然的。

    反正布料放一放也不会坏,就是留着送礼,也是一份拿得出手的东西。

    第一批投放的布料,这?才几天的功夫,已经?销售一空,据当时?守着店铺的伙计说,剩下的最后几匹布,来了好?几个人?争抢不下,谁也不让谁,最终伙计无奈,只得把布匹裁成两半,让他们一人?带走一半,这?事才算是了了。

    肖大?人?听得咂舌,“就为了一钱半钱的银子,值得吗?”

    “当然值得,老百姓攒下一点家业,靠的不就是一个铜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