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1节

第(3/4)节
“对。”

    市面?上?的盐价格,高的时候一百七八一斤,低的时候一百四五一斤,但总体来说,价格都?是很昂贵的。

    宋朗旭低头?不知道在想?什么,谢雪斋跟在后头?,等众人走掉之后才过去?拍他,“想?什么呢?”

    “没,没什么,钱大人我先走了。”宋朗旭对慷慨解答的钱侍郎道谢后,拱拱手走了,一直到了四下无人处,谢雪斋才肃着脸提醒,“盐铁一贯都?是官府专营,逮着不问缘故就要?杀头?的,你可别错了主意。”

    可别好好的大路不走,非要?挤小道。

    宋朗旭哭笑不得的:“师兄你想?什么呢!我脑子还没糊涂呢!我只是在想?一件事,该怎么提高提高制盐的效率呢?”

    “还能怎么提高?烧热一壶水就是要?那么多柴火,还能怎么办?”谢雪斋也听到刚才钱侍郎的话,“不过话又说出来,你要?是真能找到这样的办法,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人每天?都?要?吃盐,不然浑身没力气,所以盐才珍贵,才能卖出高价,也会控制进出口。这关系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谢雪斋说是功德无量真不是瞎话。

    宋朗旭只是笑笑,做不在意的样子,心中却长叹一口气,总算是做好铺垫了。

    他前前后后准备了这么久,又搞出种种小动作,总算是把?制盐这事摆上?台面?,等他再拿出制盐的办法,也算是突兀了。

    他早就打过制盐的主意了,现代人两块钱能买到一包雪白的盐,换算到古代,却要?花费上?几十?倍的价格,才能买到一份粗盐,这中间的差距不得不让人侧目。

    而且,在冬天?盛行一时的腌菜,也因为盐价的缘故很难推广,又是一项损失。

    他曾经看过制盐的记录片,海边宽阔的地面?里,那是一大片一大片雪白的晒盐场,通过太阳的直射,水分蒸发,才取得干净的盐。

    虽然速度没有煮盐快,但是省掉了柴火费用,而且盐场够大的话,多晒多准备几个盐场,也是可以提高制盐速度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晒盐到底怎么晒,没有合适的场地,又该用什么工具才行?宋朗旭一时没想?到办法。

    直到那一日他喝的润嗓子的盐蒸橙子,衣襟被撒了汤汁,晾干的衣物上?还残留盐粒的结晶,他才恍然想?起,从前好像听说过一个“板晒制盐法。”把?盐水倒进有框的板子上?,通过不断的蒸发,来获得干净的盐分。而且这样做出来的盐分,还比煮盐干净。

    办法是想?出来了,还需要?实践,更?需要?他用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拿出来,毕竟发明别的可以说是自己苦思冥想?,涉及到盐,肯定是需要?铺垫的。

    一个京官又没有去?过海边湖边,突然搞出新办法,还真有点可疑。所以才有今日他对钱侍郎的发问。

    好在这两位都?没有起疑,还顺着他的思路回?答了问题。有了他们作证,宋朗旭更?有信心了。

    他回?家之后也不懈怠,特?意从厨房找来一个木盆,内放盐水和布匹,看看蒸发的效果。

    凡是进出书房的,都?能看见。

    宋朗月听说哥哥在研究制盐法,对旁人的议论只是一笑而过,转而讲述起她跟嫂子最近的功臣。

    要?么说敕命还是挺有效的,至少激励效果不错。她们得了这项殊荣,更?觉得自己该做点事情,成为天?下女子表率。

    正好购买的纺织机到了,摆在后院后,她们两拼了老命的学?习怎么纺织,虽然最初遇到不少的困难,如今还是学?成了。

    只要?放慢些速度,织出的经纬线多紧一紧,还是勉强看的过眼。

    宋朗旭看过成品,正要?缠着李骄杨给他做件衣裳穿,李骄杨正讨价还价:“这布太窄了,做不成衣裳,顶多是做成一件外衫。”

    时人流行宽袍大袖,偏偏布匹又窄,做成一件外衣,需要?拼接和连凑,这才能做好外衣,如果要?做件看的过眼的衣服,至少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