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第(3/3)节
说得对,她要先养好身子,才能得到她想要的一切。
送礼的队伍直到天黑方歇,连一些小官,都试探着送了贺礼,无一例外都被收进了将军府。
让看热闹的人又眼热又嫉妒。
第二日一早,在君凌云的授意下,户部在宫门外设立了赈灾筹款点。
旁边贴着大大的告示:
赈灾捐款最多的官员,御赐丹书铁券!捐款最多的商人,御赐皇上亲笔匾额一块。捐款前一百名,官府立功德碑记名,供世人瞻仰。
所有捐款超过十两者,都可得官府颁发的善人名牌一块。十两以上,绿色,百两以上,青色,千两以上,红色。筹款为期七日。
最近京城里的热闹真多啊,百姓们刚围观了楚大将军府收聘礼的盛况,又来围观赈灾筹款。
“有钱真好,御赐之物啊,那就等于拿了块免死金牌。”
丹书铁券,通常只有公侯伯可以授予,可免死一次,当然,谋逆不宥。如今,只要出银子最多的官员,就能得到,可不是有钱真好。
“谁说不是呢,挂着御赐的牌匾,谁还敢来找事儿。”
大臣们一早就在宫门外候着准备上朝了,这次宫门大开时,却与往常安静进入不同。
宫门口摆放了笔墨纸砚,每进一个人,就问上一句:
“萧国公,您准备捐多少银子赈灾呀?”
萧国公冷哼一声,定又是太子的馊主意。
“四万两!”
赚银子对他来说,不过是招招手的事儿。皇上既然如此大张旗鼓,他总要给点儿面子。赈灾银子,于他而言,不过是左手出,右手进。
四万两白银啊,眼睛都没眨一下就捐出去了,不愧是萧国公。
大臣们互相看看,都有点愁眉苦脸。那丹书铁券,他们是不用指望了,可银子还是要掏的。
善人名牌,也就是糊弄商人的罢了。对他们这些当官的来说,毫无用处。
“萧国公捐四万两白银赈灾!”
除了记录的人,旁边还专门立一个吆喝的。好让周围人都能听清楚。
“萧国公,这是您的善人名牌,您拿好请进。”
果真如告示所言,捐款者都有个善人名牌。萧国公只随手往袖袋中一塞,就迈过了门槛。
“曹丞相,您准备捐多少银子呀?”
曹丞相心里盘算了一番,得比萧国公少,也不能让皇上找他的事儿:“一万两。”
“曹丞相捐一万两白银赈灾!”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