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女将穆桂英别传】 (第四回 西夏王子)
第(3/13)节
,再加上长期军营生活的独特体验,李元昊对西夏军队的优缺点更是了如指掌,经过深思熟虑后,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在李元昊的脑海中成型,他要改革制约西夏发展的落后军事制度。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李元昊虽然是王子,但毕竟是带罪之身,军中职权也不大,要实行如此大的改革难度不小,然而李元昊并没有畏难,他仔细调查了一番后,写了一封万言书呈给李德明,将军中利弊以及可以改善之处详详细细地陈述了一遍。
李德明乃开明之主,治国有方,在位期间,西夏国力逐年增强,但李德明长于政务,不懂军事,虽深知旧有制度之弊端,但却找不到解决的方案,看了李元昊的万言书后,李德明豁然开朗,立刻批复李元昊,并发布国主令,让李元昊奉王命改革军事。
得到李德明支持后,李元昊信心大增,立刻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先从原始的部族征兵制入手,下令全国男子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者为丁,战时出丁作战,闲时耕种生产,二丁之中取强壮者为正军,疲弱者为随军杂役,仿宋制设立十二监军司,令各部族驻守,又设立专门掳掠人口的擒生军,以及贵族子弟轮值的宿卫军,以便于控制各部族首领和贵族。
完成制度改革后,李元昊又奏请其父李德明,从基层军官士卒中拔擢了一大批出身贫贱但却本领高强的将领,并且对外广纳贤才,吸收了一些外族和异国的人才,后来升为左肩王的龙金环,便是李元昊力排众议举荐给李德明的。
经过三年的改革与训练,西夏军队的战斗力和将领的能力大大提升,为了检验改革的成效,李元昊向其父李德明请命,请求率兵攻打西边的回鹘、吐蕃等部落,野心勃勃的李德明早就想开疆辟土,对李元昊的请命自是慨然应允。
二十四岁的李元昊亲领西夏大军,先是突袭击败了甘州回鹘,又用声东击西之计击破了西凉吐蕃,短短三年之内,便将甘州、瓜州、沙洲以及西凉占为己有,势力直抵玉门关,控制了整个河西走廊,西夏国土面积和实力均大大增强。
李元昊凯旋而归后,李德明大喜,重新赐予了李元昊王子封号,将军事大权大半交于李元昊之手,并为他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王子府邸,以表彰其功。
自十四岁发配军中,再到重获王子封号,李元昊足足用了十三年,才终于走出了人生最低谷,但李元昊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放弃斗志,也没有居功自傲,目空一切,他心中怀着比其父李德明还要大的雄心壮志,他不仅要让西夏脱离宋朝的控制,而且还要征服天下,让西夏的国旗插满宋国和辽国的土地。
精通道学与佛学的李元昊深知过刚易折的道理,唯恐锋芒毕露而受人嫉妒,于是在智囊没藏讹庞的建议下,李元昊采用了韬光养晦之策,先是接受了与辽国的政治联姻,迎娶了兴平公主为正妃,之后又放纵渔色,将攻略回鹘吐蕃时掠取的美人全部收罗于府中,日日酒宴,夜夜笙歌,甚至还偷偷收纳了出家为尼的没藏黑云,引得群臣议论纷纷,争相向李德明进谏。
太子李元慎见李元昊又恢复了年幼时声色犬马、纵情女色的奢靡生活,也就渐渐放下了对李元昊的戒备之心。
李元昊用纵情享乐掩盖了真实的野心,暗地里却厉兵秣马,经过两年的休整,李元昊再次请命出征,这一次他野心更大,将矛头直指向了国力强盛的大宋!
李德明早有自立建国之心,接连征服回鹘和吐蕃,让他的野心更加膨胀,他很想试试大夏与大宋的军事实力对比如何,于是再次应允了李元昊的出兵请求,命李元昊率精兵十万,大举进犯延州府。
凭借着突袭和西夏兵士的勇猛,李元昊很快便攻下了几处城池关隘,逼得王成退守延州城,发急报求援。
情况危急之下,宋帝赵祯让还在守孝期内的杨宗保挂帅出征,驰援边关,杨宗保也不负众望,他勇不可挡,阵前斩将,连胜数阵,不仅夺回了失去的城池关隘,而且还逼得李元昊节节败退,只能凭借地利固守不战!
李元昊见杨宗保勇
第(3/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