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段阅读_第 156 章

第(1/2)节
    义父。”

    叶刑司点头,他急着见雷刹,问过便算,眼见要回不良司,心里反倒更急起来,脚上一发力,将阿弃与瘸腿驴甩在了身后。

    雷刹从收到叶刑司鹞鹰送来的归信起,就在等他回不良司,二人在正堂前相遇,一时无言,互相一颌首,雷刹便命差人关了议事厅大门。

    单什与阿弃不明所以,阿弃动了动嘴唇,想出事询问,被单什一把搂住脖子捂住了嘴。

    叶刑司解开包袱,揭掉油纸,露出厚厚一卷纸卷,他抬手一抖,纸卷扑楞楞地平铺而去,至门口又打两三个来回。纸卷上密密麻麻、整整齐齐都是名姓,上有籍贯年纪卒年,粗略估算,已过千之数,上千个卒字在纸上齐列在那,明明不名墨书,却令人毛骨悚然。

    叶刑司取下腰间铜铃,轻轻搁在几案上,然后,他对雷刹道:“他们,全都魂消魄散,天地之间,无他们一丝残留。”

    “副帅,这只是我所能查到的,我不能查到的……”

    雷刹看着纸卷上一列又一列的名姓,一个又一个用朱砂写就的卒字,案上的铜铃“嗡”得一声,像孤坟前行僧手摇佛铃留下的悲悯。

    第73章石出(三)

    铜铃古朴厚重,暗哑无光,它明明不过半指来宽,却显得那么沉,那么重,不知哪朝哪代哪人所铸,它沉默无声又似含有千言万语。

    这是风寄娘所有,叶刑司临行前,她托雷刹所jiāo,言道:“这是搜魂铃,寻世间散落魂魄,搜人间莫白冤屈。”

    雷刹不解道:“我以为人死转世。”

    风寄娘笑起来,笑里意味不明,回道:“雁过尚且留痕,风生水起涟漪,何况人?”

    但是,叶刑司这次出行,搜魂铃……无声。

    那些人消散得无影无踪,无念,无怨。他们出生时或呜咽,或大哭,继而蹒跚着跌撞着长大,或庸碌无为,或搏得万贯家产,或通晓诗书,或家有妻妾儿女成群。他们来得坦然喧嚣,去时寂寂,烟消云消,连半点的不甘都没有。

    那些的默然反而令人生怖。

    单什与阿弃都头有点发懵,那些鲜红的卒字让他们感到愕然,知晓此案涉及人数过千,可到底隔了层云雾,有点摸不着头脑。

    叶刑司闭了闭眼,他本不屑鬼神之道,出去查案时还有点不以为然,即使名录在手,他也不过尔尔,上面所记或生或死的,生者还在人间,死者已归尘埃,哪怕搜魂铃响,夜色下藏在暗处,躲在虚无间的残魂听到铃声,飘飘dàngdàng地现出影迹与他回应。

    除却死者。

    叶刑司不曾见过这等诡异的景象,心头骇然,却仍无感,他们无应答,他们许是消失得古怪,可是对于一个个无法回应的已死之人,叶刑司实在生不出多于的怜悯。

    直至在一个小村,户主已经垂老,他亦是名录上的人。老者所生子的几个子女,二女已经出嫁,长子应召入伍一去不回,二子溺水意外身亡,三子染疾无钱医治也已西去,留下二老相依为伴。

    叶刑司寄宿老者家中,稀清的黍米粥,一碟盐醋长豆,一碟风鸡,这是这户贫家农户一年到头也难得丰盛的一餐。叶刑司拿银酬谢,睡到半夜,听到老妪饮泣,才知老者寿终,他后知后觉地摇了摇搜魂铃。

    老者茫然站在床前,看着发白背弯的老伴,叹息一声,与叶刑司道:“过路郎君,托一句话与我老妻。”

    叶刑司道:“老丈请说。”

    老者魂魄正yu开口,叶刑司只感手背一凉,一股y寒之气顺着脚底背爬到头发丝,他不禁打了个哆嗦,再回过神,老者已经消散。他再摇搜魂铃,铃声dàng开,却是死寂的永夜,风声、泣声、喘息声全都消于无形、

    等叶刑司再一眨眼,屋内昏昏惨惨的油灯摇着豆大的微火,将老妪身影挤在斑驳的泥壁上,干草垫散发着霉腐的气味,一床破被盖着老者还残留着些些余微的尸体。

    老妪悲泣着,她又是平静的,嘴里絮念着:“人老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