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理日记】
第(13/21)节
丽娜扶着坐了起来,俩个人面对面的侃侃而谈。
因为俩人离的太近,孟丽娜那白白的乳沟清清楚楚的暴露在刘枫的眼前,她那特有的少女芳香一股股的直往刘枫的鼻子里鑽。
原来,孟丽娜的母亲胡秋萍女士,是一位享誉书坛的大书法家,她的行草,刚柔并济,笔流通畅。
轻描澹写,字字珠玑。
那天,胡老到医院看望女儿,得知刘枫喜爱书法,欣喜若狂。
亲自来到病房,与刘枫促膝交谈了近两个小时。
胡老从书法入门,到临帖摹写,从广采众家,到悟字省形。
欧柳赵颜,逐字分析。
说到兴奋之处,胡老让刘枫坐在病床上,垫上写字板,亲自端墨递笔,看着刘枫用楷行隶草写书法界相传的难写字:“飞凤齐家”逐字分析,笔笔指点。
刘枫原以为自己练了十几年字,又在省里得过奖,沾沾自喜。
今经胡秋萍一说,才觉的自己的字离书法要求差十万八千里。
“小孟,说句心里话,我实在太激动了,那次,妳妈妈胡老师百忙之中给我上书法课,使我真正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我今后一定努力练字,报答呼老师的教诲之恩。”
刘枫郑重其事的说。
孟丽娜看着刘枫神情严肃,一本正经,哈哈大笑,随口答道:“刘哥,妳别大惊小怪,我妈就是这么个人,我家那一天不是求字的,求教的挤破门,她衹要看见妳喜爱书法,她能一宿一宿的给妳指导,一比一划的手把手教妳。”
孟丽娜自幼守在母亲胡秋萍身边,耳闻目睹,有关书法的知识比一般人多的多。他求知热渴,她搜肠刮肚,两个人妳一句我一句,说的越来越投机,讲的越来越亲热,不知不觉的越挪越近,就差搂到一块了,真有点相见恨晚。
本来,刘枫进院时无意中看见了孟丽娜的龙飞凤舞的签名,就对这个漂亮的姑娘有好感,现在加了与胡秋萍这层师生关係,两个人的关係越走越近,言谈笑语似乎有了共同的语言。
刘枫出院后,表面上没啥变化,但工作之馀,时不时的登门赐教,胡老师和丽娜每次都是热情接待,刘枫不知不觉的成了孟家的常客。
功夫不夫有心人,那年,刘枫的毛笔字突飞勐进,日新月异。
第二年,新疆军区举行中靑年书法大赛,他根据秦篆创作的篆隶,笔力苍健,字字珠玑,凭着一幅岳飞的《满江红》,得到全国书法界前辈的好评。
刘连长一举夺魁,获得了这次大赛的第一名。
刘枫得奖的第叁天,他在乌鲁木齐的聚贤达酒楼摆了一桌丰盛的的酒席,专门答谢胡秋萍母女,那晚,胡氏母女还给他带来一位尊贵的客人,我和我小姨杨荷花也去了。
席间,胡秋萍把刘枫介绍给那位贵宾,原来,这位来宾恰巧是108团的陈昌奉团长,是孟丽娜父亲在部队时的警卫员。
他闻听下属这么有才,立即欣喜万分,大加称赞。
口若悬河,谈笑风生,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问到我,刘枫简单介绍了我父亲在珍宝岛英勇牺牲的故事,又向他讲述了我会开车,实弹射击第一名和入了党的事。
一问一答,滔滔不绝。
席间,桌转筷响,妳谦我让。
推杯换盏,客喜主乐。
胡秋萍听到陈团长不停的夸自己的学生,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连连劝陈团长,吃菜喝酒。
他们几个有说有笑,相互调侃。
我和荷花姨,拙嘴笨腮,衹能静静的听着,一句都插不上嘴。
中途,荷花姨嚷着头疼,刘连长,让我开车先送我小姨回去,他留下继续陪老师母女和陈团长吃饭喝酒。临末,陈团长也喝的晕晕沉沉,一会儿叫胡秋萍妈,一会儿说老书记是他的大恩人,老书记是伯乐,要不是老书记提拔他,他现在还是一个付营级,他要报答孟夫人,给她养老送终。万般无奈,胡氏
第(13/21)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