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风韵(14)
第(2/3)节
太子的身影了,他们被太子遗忘了。
找到了乐子的李承乾似乎把追求了很久的贾一烈给忘记了,忘记了他为了惩罚贾一烈整天一张死人脸把贾一烈打发到太子妃那里去带皇子李像,他这样做就是羞辱贾一烈,你不是假正经吗?那我让你去带孩子。让李承乾没有想到的是,贾一烈居然没有任何的反驳,高高兴兴去苏氏那里带皇子李像去了。太子不担心贾一烈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苏氏漂亮不漂亮他已经没有一点兴趣,何况贾一烈个性那么刚烈,年纪轻轻一副老学究的样子,伦常时常挂在嘴边的人怎么会做出格的事情呢。
贾一烈肯定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吗?那么爱情算不算是出格呢?
爱情对于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那是奢侈的,直至民国结束,爱情这个词对于大多数中国的男女来说仍然是像高山那样难以逾越,所谓的一见钟情那只是戏剧里人们寄托梦想的载体。
苏氏怎么也不会想到,丈夫竟然会派一个才貌双全的男人来给她带孩子,她第一眼看到贾一烈的时候都懵了,世上怎么有如此俊朗,气质绝佳的男人?而这第一眼就让苏氏脸上潮红,心如鹿跳。
贾一烈几乎整天和太子妃以及皇子在一起,难得一见笑容的太子妃苏氏的脸上有了笑意,贾一烈的才华让本是才女的她佩服的五体投地,贾一烈的正直和骨气让她肃然起敬,她喜欢听贾一烈讲很多民间的传说和故事,而这些故事会让她沉醉其中,有时她会像个孩子一样缠着贾一烈讲。
面对唐朝少有的美女,贾一烈坦然面对,不卑不亢,他同情这个藏在深闺中的金丝雀,他也为锁在皇家的深宫大院的太子妃感到惋惜,对太子的荒诞痛心疾首。他想用自己的能力尽可能让那个这个和自己一样大的太子妃树立起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尽心尽职做着自己份内的事情。
贾一烈不会主动的去爱上苏氏,但苏氏却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贾一烈,而这样的爱是危险的,危险的会让爱的人失去性命。可爱情这个东西有时就是那么顽固,很多人甚至愿意为这样危险的爱情失去生命。记得有句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现在的苏氏就处在这个危险的边缘。她看贾一烈的眼神不再是以前的崇拜,而是多了一层痴情和向往。她开始有意无意的诉说自己心里从来没有对别人说过的感受和想法。
太子妃对自己的一些反常,贾一烈一开始没有觉得什么,随着他们交往的深入,他已经感受到太子妃另外的一层含义,他开始回避一些敏感的话题,原本整天乐观笑容的脸上开始严肃起来,这样的变化换来的是太子妃的伤心,当太子妃掉泪的时候,贾一烈的心里很难受,难受的他想去安慰,甚至想给太子妃一个温暖的怀抱,他很震惊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难道,难道,他都不敢想下去了。
左右为难,不知道是笑还是板着脸的贾一烈觉得自己这样对一个弱女子实在太过残忍,他决定一如既往和从前一样,而就是这个改变恰恰证实了他的心里在乎苏氏的感受,他在不知不觉中也爱上了这个温婉,漂亮,多才的苏氏,只是他的心里不愿承认罢了。
贾一烈的改变让心沉下去的苏氏的心里再次燃起了某种希望。
既然爱了就无怨无悔,所有的苦我都愿意背,我的爱如潮水,它把我紧紧包围,张信哲的这首《爱如潮水》正是贾一烈和苏氏将来爱情发展最恰当的写照。
无处发泄的高阳公主可没有苏氏那么温婉的,静静的在心里爱一个人,她的个性也不可能有那么浪漫,刻骨铭心爱的基础,出生于皇家的她从小沾染的就是强权,服从的个性,在她的世界里,所有的男人都应该服从于她,听从于她,她想要的一切就一定能得到。任性和刁蛮几乎贯穿了高阳公主短暂的一生。
生于皇家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呢?至少对于高阳公主来说是不幸的。
房遗爱和丹阳公主如胶似漆,暗度陈仓。让高阳无话可说的是,房遗爱用公务繁忙搪塞他的累,因为丈夫房遗爱是掌管后勤的,大小事务都需要他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