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元嘉烽火 第一卷 大浪淘沙(06-10)

第(3/10)节
字。”众人一看,果然每把剑的长短宽窄样式都不同。

    綦毋有些得意地解释道:“阿绍你最爱读书,所以你的剑要像文人的剑一样有灵气。大眼的剑最威武,又宽又厚。韩二郎喜欢跑来跑去,所以匕首最适合了。小熙弹弓打得那么好,所以专门帮你削了把飞刀。小懿太小了,所以就短剑吧。木兰阿姊的剑我可是做了好久呢,你看多轻啊。我自己的剑是我们木工最拿手的单刃剑。哎呀,没有阿羽的。”

    还是殷绍聪明,立即从包里摸出一本书放到檀羽手上,“我们是北斗七星,以后阿羽就拿着书站在中间不动,就是我们的北极星。”

    众小子一起拍手称好。于是一帮小子便拿起各自的剑打闹起来。

    第七回赵郡

    次日一早,檀羽与韩均谋划,槐沙集离平棘城已不远,韩均可先带队在槐沙集至平棘附近来往的商贾中打探乱军集结的消息,好将情报快速上呈。而他自己则随李孝伯往平棘去赴会,有任何消息也将随时通报。

    与二人同去的,还有一人,名唤眭夸。此人年龄与李孝伯相当,然而一头白发,据说是当年为一好友哭丧所致。其人是赵郡知名的逸士,与李孝伯臭味相投,不愿入仕为官,只爱在赵郡隐居厮混。

    那眭夸见面就与李孝伯逗乐:“老腐儒,听说你收了个小腐儒为徒?”

    李孝伯一脸严肃,未答一句话,只是闷头往前走。『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 sba@ gmail.com 』

    此时虽已入春,这北地的天仍是极寒。檀羽出生在建康,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这慷慨悲歌的燕赵故地。一路走着,古史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不忍油然而生。檀氏一族初蒙大难,檀羽逃至北地也是迫不得已,在这萧瑟风中行走,悲凉之情又能与谁言说?

    走了约莫一个多时辰,远远便望见了平棘的东城门。此时这里丝毫还未有战争的迹象,那城门外热闹非凡,做生意的商贾、行脚的过客,各类杂耍、玩艺、吆喝,真是一派繁华景象。

    眭夸跑到城门边一个马圈旁,付了些铜钱,便雇了三头驴。三人骑上坐骑,李孝伯对檀羽道:“德正家住西门外,我们得穿过整个平棘城。你要跟紧我们别走丢了。”

    檀羽早知,“德正”是高平公李顺的字。李顺是李孝伯的从兄,因在朝中犯了些事,目下正在平棘闲居。

    这平棘是自魏以后,赵郡移治于此,多年之后,便成了燕赵第一大城,气派非凡。那城墙均有三四层楼高,全是青砖垒就。从外城门进去则是一个极大的瓮城,少说也能容纳上千人的军队。城门处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檀羽从小就常听老人们说起燕赵乃销金碎玉之地,赵女之风情天下闻名,从这城门处进去,便是这个久富盛名之城了。

    不过,平棘的街道却与其赵郡治所的地位极不相称,道路多以小巷为主。或许这是因为平棘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缘故吧。巷战发生得多了,百姓就想到把路修窄一点,这样敌人即使打进来,也比较容易分散抵抗。

    平棘的水系是从滹沱河来的,不过自移治此后,河道便拥塞严重。一路走过,便见许多河道均已干涸,露出了河床,很多人甚至在河滩上摆起了摊子做买卖。

    出西城往北走不多时,便到了李顺家。门外的装饰有些古,想来有些年头了。三人下得驴来,眭夸便在排头的驴屁股上一拍,三头驴便自已原路返回了。

    府门径直开着。李孝伯是常客,不敲门便自已走进去。登堂入室,只见堂屋内已有十几个人。

    堂屋布置很有趣,一进门便见孔子的巨幅肖像挂在正当中,两旁则是一副对联,写的是:“世易道衰,尚存竹林故事;言清行正,当效汉魏遗风。”屋内完全是按魏晋名士清谈时的景象安排。左右两侧宾客也很分明,一边是方巾束发的儒生,一边则全是僧道。值此佛学鼎盛时节,这一场景颇有趣味。

    见三人进来,坐在主位上一个书生模样的人便站起来见礼,想必便是那位李
第(3/1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