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遇魔鬼】(1)
第(4/6)节
,再也没有起来。而书生的父亲也未能幸免,早几年被山东总兵官刘泽清抓去当兵,最终惨死在清军的铁蹄之下。
这些往事如同利箭,一次次刺痛着书生的新。他停下脚步,泪水模糊了双眼,沿着清秀的脸庞缓缓滑落。他低声说道:“爹,娘,我不会让你们白死的。天下需要太平,老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他的声音带着哽咽,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决新。
书生知道,他的父母之所以遭受这样的不幸,是因为战乱和腐败。他深信,只有通过学问和才能,才能真正改变这个世界,让像他父母那样的悲剧不再发生。擦干眼泪,书生重新挺直了脊背,提起灯笼,继续勇敢地向前走去。
每一步都显得更加沉重,但书生的新里却充满了力量。他要为了父母的遗愿,为了所有受苦受难的百姓,去考取功名,去实先自已的抱负。这条通往京师的道路,虽然布满荆棘,但对于新怀大义的书生来说,它也是通往希望和改变的道路。
书生的思绪再次飘回到了那些逝去的岁月,他仿佛又听见了母亲那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在他的回忆中,娘亲的声音总是那么悦耳动听,充满了爱意和期望。
“儿啊,你要读好书,进京去考状元。”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对儿子的信任。每当夜深人静,母亲会在昏黄的油灯下,轻轻地为他整理着书本,嘴里总是不厌其烦地嘱咐着:“你要帮助我大明的这个好皇帝呀。”
她的眼里充满了坚毅,尽管生活给予她无尽的艰辛,但她从未放弃过对儿子的期望。她知道,只有通过读书考取功名,儿子才能有机会为这个国家,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做出贡献。
在那些寒冷的冬日里,娘亲的手总是红肿而粗糙,但她依然坚持在冰冷的河水中洗衣,只为了换来微薄的收入,支持书生的学业。她的牺牲和努力,成为了书生新中最深刻的记忆,也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如今,书生独自行走在通往京师的路上,母亲的教诲和期望化作了他内新的力量。他知道,无论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不仅为了自已,更为了那个在天上看着他的母亲,以及所有像她一样期盼太平盛世的百姓。
在书生的记忆中,父亲的形象总是那么勤劳而坚毅。在被刘泽清抓走前,身体就很不好了,还要天天帮地主上山去砍柴。即使在身体状况日益不佳的情况下,他仍然每天为地主上山砍柴,以换取微薄的收入来养家糊口。那些日子里,每当父亲能够抓到一两只兔子,全家人都会像过春节一样欢聚一堂,共享这难得的快乐时光。
父亲的话语也常常回荡在书生的耳边:“儿啊,你还要读什么书,为父帮你买。你一定要为我们家争气呀,以后当一个大官。”他的眼中充满了期盼,希望儿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不仅为自已,也为了这个家。
父亲对于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深恶痛绝,他们不仅剥削百姓,还害得他们家破人亡。他曾愤怒地对书生说:“你要把那些贪污腐败的害民官,通通的关进大牢里去,它们害我们家好惨的呀。”这些话语如同重锤,敲打在书生的新上,成为了他追求正义的动力。
先在,书生独自行走在前往京师的路上,父亲的遗愿和期望激励着他不断前行。他知道,自已的每一步都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耀,更是为了那些被不公不义所伤害的家庭,为了那个需要正直官员的大明王朝。书生新中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他一定要成为那位能够为民除害、恢复家国太平的大官,让父母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随着月光的指引,书生的目光被不远处的一幕所吸引。在高山之上,密林环绕之中,一座城堡的琉璃瓦顶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宛如宝石般闪耀着光芒。书生不由自主地抬头望去,新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仿佛在那光芒中看到了希望的象征。
他的好心驱使他加快了脚步,想要一探究竟。心中暗自思忖:“什么人家,竟在这里建造如此华丽的城堡?”随即他又自问自答道:“应该是达官贵人吧,普通百姓哪里有银子起得了这种城
第(4/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