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
第(2/3)节
书人。
而来寿则是觉得又可以去凑热闹了。
这事儿还要谢夫人同意。
谢夫人当然没反对,反而还感谢几位夫子有心了。并且表示在外一应花销,谢家都会供应,让夫子们在外尽管吃好喝好。不要委屈了自己。
孙夫子和朱夫子对谢家的又爱又恨就在于此。
大方是真大方,离经叛道也确实是离经叛道。
知道孩子们要出门,几位姨娘也给自家孩子们兜里塞银子。
虽然当天去也赶得回来,可万一要是在外面渴了饿了呢?
谢来有自己的小金库,倒是不用叶姨娘补贴,还打算这次又给带点稀奇玩意儿回来呢。
吴姨娘给来禄也放了银钱。万一遇着想要的书本,自己去买。
钱姨娘给来寿准备的多,她知道来寿饭量大。怕他在外面吃不饱。哪怕只一顿饿着,当娘的都心疼。
看来寿那没心没肺的样子,她叹气,“我也管不着你们几年了,长大了就都不用我管了。”
来寿道,“你想管谁,谁还能不听你的?来福哥都被你管的服服帖帖的。”
“别提了,你来福哥也变了。以前还知道给银子我放着,如今……算了,儿大不由娘。”
“来福哥藏银子了?”来寿好奇道。
“你别管,和你没关系。”钱姨娘道。
“不是啊,我就是刮目相看啊。”谢来寿道。
钱姨娘道,“什么刮目的,我揍你一耳刮子。要学好。”要是两个儿子以后都不和她亲了,她这人生还有什么指望?
第47章县城见闻
去县里围观县试这事儿,也得到了徐夫子的支持。
徐夫子表示,参观这种考试确实可以磨练心境。并且建议开榜的时候,也去凑凑热闹。看看这些学子们的大悲大喜。
为此,还特意给谢来放了假,白天不用上课了,只晚上的半节课要用上。
这次带队的是带队的是朱夫子和武师傅。
武师傅可以保护几个孩子。朱夫子则是有带队经验。以前他在书院任职的时候,已经带学生们去看过考场。
于是二月的县试这天,谢来他们天没亮就起来了,和那些学子们的时间是一样的。
来寿还打着哈欠,从温暖的被窝里面爬了出来。
谢来和来来禄倒是早就习惯了早起了。
三人和朱夫子武师傅一起坐上驴车,就往县里去了。
谢来这不是第一次来县城,但是这次来,格外不一样。
这也是他看到的读书人最多的一次。
从他们的衣着打扮就可以看出来哪些是读书人。来参加县试的人挺多,年龄各不一样。有些十来岁的孩子,最多的还是十七八岁的少年,往上面数就少一些。这也是正常,若是考了许多年连童生都没考上,基本上很多人就会放弃科举了。
但是谢来竟然还看到了几个头发都白了的人。
拎着考试的篮子,从他们驴车面前路过,往考场去。
谢来心说,这可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另外一种体现啊。
旁边来禄道,“老三,看到没,不好好学习,这就是未来的你。”
谢来寿还张着嘴啃着肉包子看着热闹,幸灾乐祸,听着这话,差点噎住。
朱夫子比他更郁闷,“没错,少年不读书,白发徒伤悲。来寿啊,你要努力啊。”
谢来寿饱了。
朱夫子也不单单是带他们看热闹,而是带着他们去考场门口,告诉他们进考场之前要注意什么。要经过哪些流程。
有几个被查出夹带文字的,都被带走了。
这些人查的很严格,有些还进屋里去查。为啥进屋?因为要脱衣服。
谢来和来禄他们当即把自己抱紧了。
谢来想着,所以女扮男装考状元的事儿,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朱夫子道,“还有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