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第(2/3)节
让宝玉和兰儿携带重礼,行弟子礼,跟着石伯谦读书?”
贾母和王夫人眼睛一亮,而贾赦则干脆趁机也站出来说道,“老太太,人家正准备着8月份初的院试,和8月底的乡试。
怎么可能教宝玉和兰儿读书?
而且宝玉和石仲魁同辈,如何能行弟子礼?
真为了两个孩子,那不如招那石伯谦为婿。”
贾母本来就猜中了贾赦的想法,知道他是不愿意石仲魁高宝玉一辈,进而成了迎春的叔辈。
而且现在招石仲魁为孙女婿又有这么多好处,不免开始意动起来。
贾琏大概是因为夏守忠上门,不用担心承担责任。
又想着有个名声显赫的读书人当妹夫,不仅脸上有光,还可以趁机通过石仲魁,拿到西域香料的进货路子。
既有名又有利,如此好事贾琏怎么会放弃。
忙也站出来说道,“老太太,伯谦如此有才,功名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而伯谦今年刚好20岁,迎春妹子也已经15,过一两年刚好嫁过去。
可要是真要等伯谦贤弟连过秀才和举人,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想招他为婿。
甚至缮国公府和伯谦师门那边的长辈,说不定已经存了这心思。”
贾母顿时意动起来。
第36章上门
此时的贾母心里还是一副荣国公府,丝毫不比任何人差的心思。
所以她虽然心动,却没急着做决定。
因为没人能保证石仲魁就真能在科举路上,一路走下去。
王夫人倒是愿意让探春嫁给石仲魁,可她和贾政的担心是一样的。
探春年龄不够,惜春就更小。
算来算去,好像也就迎春合适。
不对,王夫人不由想起自己及其不喜欢的林黛玉。
其实王夫人不愿意儿子贾宝玉娶林黛玉是有道理的。
林黛玉从小就是病秧子,万一连孩子都生不出来,又或者早逝,贾宝玉就得找续弦。
看看同样正房去世的贾赦、贾珍就知道,管你身份多尊荣,续弦极难娶到对等地位家的姑娘。
要是降低门户去娶,在王夫人看来,还不如一开始就选薛宝钗。
至于林黛玉带来的银子,既然进了荣国府,那就是贾家的。
而且王夫人还想过,以林黛玉的情况,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随她母亲去了。
想到这,王夫人当然不愿意现在就确定了让迎春嫁给石仲魁。
起身说道,“老太太,非是媳妇不信琏儿的眼光,而是即便事情急,也得先让家里的爷们试探一番。
免得人家已经有了婚约,或者有了意中人,咱们家直接上门明说,那好事就变坏事了。
不如明儿让琏儿和东府的珍哥儿,以回礼的名义再去看看那石伯谦,您看如何?”
贾母觉得王夫人说的有理,也就点头起来。
然后对贾赦和贾政说道,“宝玉和兰儿读书的事我会放在心上的,但你们哥俩也看到了,先等等吧。”
贾赦和贾政也明白王夫人的顾忌没错,一起点头之后。
贾政还恭敬的说道,“是,儿子替宝玉和兰儿谢谢老太太。”
贾母和王夫人再如何心疼贾宝玉,或者有其他理由才没逼着贾宝玉读书,可古代正房夫人们潜意识里,还是希望儿孙能考取功名的。
当然,贾兰要是能替代贾宝玉当官,支撑起这个家,先不说贾母,王夫人首先就不愿意。
古代子凭母贵,反过来,母亲也会因为儿子争气,而地位更高。
在王夫人心里,她只愿意贾宝玉继承荣国府。
原因很简单,贾宝玉当家,她这个母亲才不会靠边站。
可要是贾琏或者贾兰成了顶梁柱,那当家的肯定是王熙凤和李纨。
到那时,王夫人就真得进庵堂,成天吃在念佛了。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