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第(3/4)节
不好一直在他们跟前养着,所以姜芜和萧霁商量过,等他稍大一些,就在离京城远一些的地方找户好人家收养他,让他不沾前尘往事地长大。
当然这些话姜芜不会和王三娘说。她只告诉王三娘,这是个府中侍卫在城外捡到的孤儿,让她好好照顾,不要怠慢。
王三娘连连应声,把孩子接过去喂奶。
姜芜见此去别处看了看,发现一切都井然有序后,便去书房看账本了。
自从慈幼院开起来后,除非有事,否则她每日都会来这里“工作”大半天。
起初孙太妃对此有些不满,她觉得女子嫁了人,就该老老实实待在府中伺候自己的夫君,打理家中的庶务,不能频繁外出?,把心思放在别的地方。
但萧霁说这慈幼院是他要办的,姜芜只是听从他的命令,两?人又配合着在孙太妃面前演了一出?“我不想去,但夫君非逼我去,母妃你快帮我劝劝他”的戏码,孙太妃就再无二?话了。
儿媳自己不能没?事老往外跑,可儿子想让儿媳去帮他的忙,那?儿媳就该听话,这没?毛病!
搞定孙太妃之后,姜芜又在萧霁的建议下?,把自家的孩子们也都接到了慈幼院里来。因为萧霁听从她的建议,请了好几个来自不同行?业的老师,来慈幼院里教授孩子们谋生的手艺。
姜柏川也终于敢放开手脚地从外面捡孩子回来了。
因为天下?虽已太平,可国家百废待兴,还没?繁盛起来的缘故,百姓们的日子还是十分困苦,所以短短四个月,慈幼院里的孩子数量便已多达三十一个。
好在慈幼院建立之初,萧霁就想办法从外面拉来了不少“赞助”。不然三十来个孩子,加上十几个做事的人,光是每日吃饭的支出?就够姜芜头疼的了。
回想起萧霁拉“赞助”时?用的手段,姜芜翻着账本的手无意?识停下?,脸上也不自觉地浮现笑?意?。
明明是个看起来很清雅的人,搞起钱来花样之多,却是令人惊叹。也不知?他是怎么想到那?些办法的……
——那?么萧霁到底是怎么从那?些世家权贵手里搞到那?么多钱的呢?
其实很简单,他就是让人准备了一块足有三人高的功德碑,将?其分成上中下?三个区域,在家里搞了场“拍卖会”。
拍卖会的大概主旨就是:这是我皇兄为了支持我和我家王妃的慈善事业,亲旨特赐的功德碑。你们谁给的“功德费”最多,本王就把谁的名字写得最大,刻在最上面。其他人本王也会按照你们出?的“功德费”多少,字体从大到小,顺序从上往下?地把你们的名字全刻上去,让你们和这块功德碑一起名扬天下?,万世流芳。
另外等这块功德碑上的名字全都刻好之日,本王还会亲自带着它在京城里巡游一圈,并请当世有名的诗人文豪为其做诗做赋,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们捐了多少钱去行?善积德。所以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世人都好名声,尤其是那?些家中不缺钱财的世家大族,平日里汲汲营取,苦心筹谋,为的就是权和名。萧霁这块碑,既让他们有机会在皇帝面前冒头,又能让他们得到好名声,他们自然都乐意?掏钱。
另外萧霁毕竟是皇帝的亲弟弟,在皇帝心中分量不轻,大家也不敢在他的王府里吃着他家的宴席时?撅了他的面子。所以当日在场的宾客,基本都捐了银钱,还都是不少的银钱——因为萧霁说了,他们捐的钱财数量和名字都会被刻上,所以谁也不好意?思只捐个百十两?的。
也是因此,那?块功德碑上的位置很快就被占满了。等功德碑刻好之后,萧霁也果然亲自带着它在京中巡游了一圈,最后将?其立在了慈幼院门口?。
这件事让慈幼院获得了一大笔资金,有了这比资金,别说只是三十个孩子,就是三百个孩子,姜芜也养得起了。
不过饭得一口?一口?吃,事情得一步一步做,姜芜没?有急于拿这些钱开第二?家慈幼院,而是把自己全部精力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