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2节

第(2/4)节
杂占》等书目,表明当时在海中观测星象的工作已经受到相当重视。唐朝时,天文学家僧一行发明了一种名叫“复矩”的仪器,用来测量北极星和地平面的高度,为中国人的远洋航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有了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储备,为牵星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到了郑和下西洋时,牵星术用于航海早已十分成熟,甚至还发明了专门用于测量星斗高度的仪器—牵星板。文中考虑到顾念的生活背景,所以用了对他更为常见的六分仪。

    第212章

    “没错,道长果然识货。”顾念刻意拿起其中一架六分仪,貌似随意地摆弄起上面的指标臂。

    纯铜材质经过墨家工匠的巧手打造,弧度顺滑流畅,造型优美。

    臂身在顾念白皙的指间每转过一个刻度,就会发出低沉悦耳的咔哒声,那是精密机械仪器最令人沉迷的声响。

    崇澜的呼吸微微沉滞了下,目光不由自主地粘在了指标臂上,跟着顾念的动作缓缓移动。

    “此物乃是研究使用牵星术的神器,我多年之前听说过之后就一直在跟墨家主潜心研究,最后经过这近十年的时间,耗尽无数心血,经过无数次失败,才终于勉强成功制得两件。”顾念察言观色,故意夸大了六分仪研究制作上的难度。

    实际上墨家做这样东西连十天都没用满。

    毕竟这样东西上基本没有什么需要研究的新工艺和技术,比如组成定镜的那半块透明镜片和半块水银镜片,之前做镜片和做火燧炮配件的时候,就已经分别练得很纯熟了,转轴和望远镜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都是之前已经使用多次的技术结构。

    “道长既然懂得牵星术,可要试试?”顾念云淡风轻地把手上的六分仪朝崇澜那边递了递。

    他住的这顶帐篷是类似蒙古包的圆顶式帐篷,顶部有可以透光的天窗‘陶脑’,为了便于采光,桌案就放在距离天窗不远的位置。

    此刻阳光恰好洒落在六分仪上,铜质器身焕发出黄金般美丽而梦幻的色泽,再加上光滑清晰的水银镜面,比水晶还要通透的琉璃镜片,乍看上去,就像某种镶珠嵌宝造型古怪的陌生礼器,高贵而神秘。

    每段线条,每个截面,都将墨家缜密细致的工艺美学体现得淋漓尽致。

    崇澜犹豫了下,最终还是抵不过心里那股对牵星术强烈的探究之心,伸手接过了顾念手中的六分仪。

    铜质的器体带着金属特有的微凉感,触感细润光滑,重量压手却不至于太沉,恰到好处的展示出手中这样东西的上乘质感。

    再拿到眼前仔细端详,那扇形的弧面,复杂的构件,精细的结构,无一不显示出这的确是件设计精巧别具匠心的奇器。

    崇澜立刻爱不释手地摆弄起来。

    顾念则趁机翻了翻崇澜刚才扔在自己桌案上的那个本子,随便翻了几页,只见上面按照时间分别记录着他和秦染之前给夏初诊治身体的事情,住进年府每日的吃穿用度记录,买丹炉丹料的‘欠债’,等等等等,他不禁有些讶异,这居然是一份夏初自己记的人情账本?

    他才看到半途,夏初便慌张地凑过来,将那个账本抢回去,塞回了怀里。

    顾念这才注意到他身上有几处擦伤的痕迹,道袍上也有黑色的脏污,细看还有烧穿的带焦痕的小麻点。

    他瞬间明白崇澜刚才急匆匆地找过来的原因,夏初这明显是鼓捣火药又出了什么‘事故’,崇澜看到之后着急了,为了避免他遭遇危险,才想着来找自己给夏初‘赎身’。

    夏初悄悄朝他比划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有什么问题以后再说。

    旁边的崇澜拿着六分摆弄半天,却不得要领,找不到正确的使用办法,他又拉不下脸面跟顾念请教,正在心焦之时,夏初适时地开了口,“这玩意看起来甚是古怪,到底怎么用?”

    顾念眼底闪过丝狡黠,微微笑道,“其实也不算太难,两位若是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可以再详细给你们解释解释用法。”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