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节
第(3/3)节
轻应着,面上也是温柔中带严肃:“真希望人人都如我家秋丽一般!”
几句话,哄得秋丽感动极了,脸颊绯红,连那几句已经到嘴边的,略带些数落意味的话,一时间也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她家小娘子花钱没个数,明明农场出产极高,家家户户又丰收,却还是着人大肆收购粮食食材……收粮食食材到也罢了,自家开酒楼的,有些好食材对生意有好处。
只小娘子大肆做散财童子,天天变着花样贴补周围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说什么合作共赢,把自家压箱底,能传家的技术传出去不说,还给良种,分菜种,连这帮人的后顾之忧,自家小娘子也给解除。
若是村里按照新方法种出来的新种子收成不好,自家小娘子给补贴。
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自家小娘子答应收购。
秋丽只看赵娘子和萧娘子两个算盘珠子拨得飞快,家里大笔大笔的银钱往外流,她便忍不住头晕目眩。
每次秋丽来想和顾湘说道一二,说到最后,总要跑题。
顾湘哄好了丫鬟,把手边档案翻开,一眼扫去,各种信息瞬间入脑。
她确实是真心实意要笼络这一批聪明机灵的新食客,农场大部分员工,还有顾庄的乡亲,每日依旧源源不断为她提供美食点,但是已经趋于平缓。
她已许久没有感受过食客们澎湃的情感,没享受到美食点暴涨的乐趣。
要说这食客养起来真不容易。
麻木不仁的食客们,见到食物只知道拼命往肚子里塞以求活命,身上背负太大压力痛苦的,没心思去感受那美好,能付出的美食点便很少。
他们本身根本就没有,又如何给她?
可衣食丰足,会享受的,却又渐渐变得难以满足。
“哎!”
顾湘昨天忽然想吃糖葫芦,就撸起袖子熬了一小锅糖浆,选出一批好山楂来做了些糖葫芦。
以她的舌头,调味自然不会出错,只考虑到小孩子们嗜甜,她稍稍多蘸了些糖。
结果——哼哼。
小娃子们竟然还有那么一些嫌弃。
便是换做一年前,满顾庄的小娃娃们,逢年过节也不一定能吃到一块糖。
顾湘小小地翻了个白眼,忽然想起来:“对了,李都头带来的士兵很多都是西北来的,晚上给他们准备夜宵,不要做干饭了,煮面更合他们的胃口。”
秋丽应了声,忙把手里的册子打开记了一笔。
如今顾湘的事越来越多,身边的人压力也颇大,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有人都是人手一本册子,只有巴掌大,平时揣在袖中不占地方,取用方便,配上一截烧制的木头杆炭笔,实是方便得很。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