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9节

第(3/4)节
崔莺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前往幽州。

    朝堂之上讨论激烈,就在三日前,定王已经带兵从幽州出发,骑兵先行,只怕不到十日,他便能抵达京城,兵临城下。

    陆庭筠让兵部尚书周睿带兵坐镇京城,守住皇城,而他自己则带上羽林军并扬州、冀州等地的守军突袭定王的大本营幽州城。

    只要周睿带兵守住了京城,定王的兵马久攻不下,陆庭筠再带兵夺下幽州,定王的三十万大军必定首尾难顾,到时候再派兵追击,前后夹击,才有机会取胜。

    周睿有些迟疑道:“陆相从未带兵打仗,若想攻下幽州城,只怕并不容易。”

    陆庭筠摇了摇头,“此次进攻京城,定王定会倾巢而出,真正的难题其实在于守住京城,周尚书肩上的责任更重,周尚书万万要小心才是。”

    “陆相放心,下官便是拼了这条性命,也要守住皇城,不负陆相所托。”

    陆庭筠微微颔首,此去幽州短则半月,长得三个月,他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崔莺。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他带兵攻打幽州城,定王说不定会选择撤退,转而进攻幽州,毕竟定王的根基在幽州,他必不会轻易便放弃了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

    这场与定王的较量其实并没有获胜的把握。陆庭筠却并未说破,怕动摇了军心。

    周睿觑着陆庭筠的脸色问道:“如今各地蕃王都起了反心,陆相也已经代皇帝行事,皇帝病重,何不彻底地取而代之。这也是下官和其他六部尚书的意思,下官相信这也是朝臣和百姓的意思。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陆相是皇位最合适的人选,也只有陆相有能力结束乱世,让百姓过上安宁的好日子。”

    “此事以后再说吧!”

    陆庭筠从宣政殿出来,便登上了城墙,站在这里可以眺望整座城池,年关将至,街头繁华热闹,车马如龙,行人如织。

    可再用不了多久,定王的兵马一到,只怕这里到处都是战火硝烟,而百姓也会和各地的流名那般,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甚至以乞讨为生。

    他原本只想着报仇,待大仇得报,便会带着崔莺离开,或是隐居山野,或是游历山川,可如今战乱四起,皇帝纵情享乐,残忍嗜杀,自然是不能指望他能拯救身处战乱中的黎民百姓。

    这重担便自然而然地到了他的肩上,他其实心里也没底,定王带着三十万大军来势汹汹,若是周睿守不住,定王攻入皇城,京城便会成为各地蕃王争先抢夺的一块肥肉,若是他无法拿下幽州城,父亲和老师拿命护着的百姓,只怕会陷入长期的战乱和困苦之中。

    潇鹤气喘吁吁地跑上了城墙,“公子让我好找啊!”

    “如何了,青州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潇鹤捂着胸口,喘匀了一口气,呼出一口热气,“之前打着定王旗号,但领兵的却是定王的乘龙快婿,姜怀瑾,也是姜怀瑾助定王拿下了沧州和青州。”

    陆庭筠冷哼了一声,“果然他还活着。”

    姜怀瑾竟然顺利地回到了幽州,还与南阳郡主成了婚,成了定王的女婿,定是他到了幽州将皇帝被囚禁的消息散播出去,此刻攻打皇城便是打着“清君侧,除奸臣”的名义,自称是正义之师。

    “那姜家人呢?可将他们接到了京城来。”

    潇鹤摇了摇头,“我正是为了此事而来,我按照公子的吩咐去了临安,想将姜老夫人接到京城来,接进宫里陪皇后娘娘,可却得知姜怀瑾已经先一步将姜老夫人接回了幽州。”

    “我知道了。”

    天色黑沉,皇城却是灯火通明,文武百官听说定王要打到了京城,都觉得惶惶不安,叛军打着“清君侧,除奸臣”的名号不过是唬弄无知的百姓,那些在朝堂上混迹多年的文武百官都知晓,一旦皇城攻破,便意味着大熠会陷入动荡和分裂。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们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如何会不知晓这个道理。

    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故陆庭筠在宣布退朝之后,他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