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第(3/4)节
还有这次兄长在京城当差当得好好的,却突然回了临安,她总觉得兄长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又是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仙女湖上飘荡着各色许愿的花灯,红绸装点桥头,桥上挂着各色形状的灯笼。
临安街头被那些璀璨如星辰的花灯照得亮如白昼,沿街摊贩刚出锅的小吃冒着升腾的热气,糖人和面人的摊位上挤满了哄抢的孩童。
临安街头人潮如织,车马如龙。
手艺人刚捏出了一个面人,便被孩子们一抢而空。
当然上元夜生意最好的要数卖面具的摊位,上元节当天,上街看灯的男男女女人人手里都有一个面具,用面具遮挡真容,揭开面具的那一刻既好玩又新奇刺激。
这也算是临安城上元灯会的一大特色了。
姜萋萋从卖面具的摊位上随手取下一个黑色面具,挡住自己的脸,眼睛却一动不动地盯着前方的那对并肩同行的男女。
“你可看清楚了,同兄长幽会的到底是何人?”
春桃摇了摇头,“派出去的人怕被公子发现,只能远远地跟在公子身后,并未看清那女子相貌,只知公子很是在乎那女子,那女子就住在清水巷归在公子名下的那处宅院中,公子还亲自采买日常所需用品,更重要的是公子挑了亲信护卫,装扮成普通的家丁护卫时刻保护,不让旁人靠近那处宅院。”
“那女子到底为何如此重要?”姜萋萋很是不解,兄长并不是沉溺美色之人,相反这些年却执着于崔莺一人,到底这女子有多大的能耐,能让兄长竟如此重视她,在姜萋萋看来,兄长的举动实在太过反常了。
她定要见到那女子的真面目,看看那女子是如何神通广大,竟将兄长迷得团团转,尤其是她身上的那种熟悉感,让姜萋萋放下和卢公子诗会的邀约,也要偷偷跟踪姜怀瑾,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那女子带着银色的孩童笑脸的面具,虽看不不清长相,但她的一举一动,却格外熟悉,兄长自从下了马车,便护着那女子,不让路人的行人碰到撞到了她。
他们并肩同行,走上了仙女桥,姜怀瑾突然转身,往后望去,姜萋萋赶紧戴上了面具遮挡。
姜怀瑾实在警觉,又是习武之身,她方才吓了一跳,她差点被兄长发现了。
好在有这面具遮挡,并未叫兄长发现。姜萋萋跟在他们的身后,装作沿路赏花灯,也走上了那座仙女桥。
姜怀瑾则蒙着崔莺的眼睛,拉着她走上了那座石桥,突然松开了手,“莺儿,到了。”
就在崔莺站在桥上的那一刻,几支烟花冲上了天空,无数烟花在那一瞬间尽数绽放,火树银花绽出最耀眼的光芒,如祥云如怒放的花蕊,妆点漆黑的夜空。
崔莺欣喜地看着那些美丽怒放的烟火,凭栏立在桥上,银色的面具遮挡绝美的容颜,仅露出一双清亮若琉璃的眼眸,眸中灯火四溢,流光潋滟。
衣袂翩迁,如风雪流光,她手里提着一支莲花灯,于灯下看美人,如梦似幻,如同那雾霭仙境中走出的仙子。
“真的好美啊!”
崔莺发出一声惊呼,眼中绽出兴奋的光芒,她被锁在深宫里,许久未见过这般热闹人间美景,一扫她连日心里的阴霾。又见姜怀瑾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眼中流露出的温柔和缱绻的爱意是藏都藏不住。
她暗自捏紧了手里的帕子,暗自思量,有些话,她还需点破才行,不能让姜怀瑾再执迷下去。
她正酝酿着该如何开口,突然姜怀瑾握住她的手腕,在她的掌心放了一对明珠耳铛,“这耳铛跟了我三年,我始终没有勇气送出去,在幽州,好几次命悬一线时,我便是握着它,才让我撑下去,我那时在想,不能死在战场上,总会有和莺儿重逢的那一日,是它陪伴了我几百个日日夜夜,我死里逃生,便暗暗立下誓言,要是我能活着,能回到你的身边,便将这对耳铛送给莺儿,莺儿能接受我的心意吗?”
小小的明珠晶莹剔透,像是透明的泪滴,小巧而精致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