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第(2/3)节
真心想跟他和好,重新开始,但她为何放弃和离,他始终不知。
不过应该与昌王无关吧?
他道:“昌王虽然行事鲁莽放任,但他对圣上绝无二心,你别胡思乱想。”昌王若是有意谋反的话,早就在济州招兵买马,可当时真族围攻济州,昌王差点与真族同归于尽也不见有任何援兵,足见其安分。
宋春汐心头一动。
霍云敢这样确定,那么昌王应不是幕后黑手。
除去昌王,还有别的藩王,得一个个搞清楚才行。
另外,朝中的官员……
头一阵疼,宋春汐看向罪魁祸首,要不是因为霍云会中毒,会下落不明,她真不至于如此心累,毕竟天塌下来,有霍云先顶着。
但她现在还不能跟他说,他们的关系没到这一步。
宋春汐打算夹一块蜜酥给他吃,但想到他不喜吃甜又放下了。
霍云道:“怎么?”
“你不爱吃甜食嘛,选个别的,”她指指虾圆,“这个吃吗?啊,放了一阵子,许是有腥气。”睨他一眼,“你自己选,我喂你。”
还没勾引够吗,这般殷勤?他低头噙住她的唇:“吃这个。”
“……”
有些事情是要适可而止的,后来宋春汐躺在床上想,她就不该说要喂霍云,这下好了,把自己又送去喂了一遍。
这一晚,是她嫁给霍云之后睡得最晚的一次。
次日,根本就起不来,宋春汐一直到午时才勉强睁开眼。
阳光已将屋内照得透亮。
她瞧着帐幔上金绣的牡丹花,脑海里第一个想起的竟然是在画舫上的荒唐。
仿佛又听到那丝竹声,一遍一遍入耳时,她手指抓紧了锦垫,看着他额角湿透,眸色晦暗到极致,也放纵沉溺到极致的模样……
总是与往前不同,她微微红了脸。
出了昨日的事,杏儿跟梨儿都是欢天喜地,嘴里恨不得哼着歌儿。
发现宋春汐醒了,杏儿满脸笑容:“夫人之前专门派了刘嬷嬷传话,让您今儿莫要去请安了,多歇息歇息,又送了好多燕液玉香露来。”
婆母是过来人,哪里不明白昨夜的事,不去请安也好,省得她忍不住害羞。
宋春汐闭起眼,侧过身道:“嗯。”
却说节后,徐钝打算将查到的消息告诉宋春汐。
因不想她跑一趟,当时是说派人去告知的,但这样机密的事,口传口恐怕不太安全,徐钝就想写一封信放在礼物里,毕竟宋春汐送了他沉香,他回送盒珍珠也正常,这样宋春汐收礼的同时也能看到信。
只是他提起笔又犹豫。
字不好,不知宋春汐会不会嫌弃?他破天荒地先临摹了几张。
大致练了四天后,徐钝派人将珍珠送去霍家。
宋春汐以为是沉香的回礼,没想到打开一看,里面还有一封信。
信里说了魏秋山卷入矿山案的事。
八年前,她才十岁,宋春汐根本没听过矿山案,霍云十七岁,当时应该在守孝,也问不出什么,至于父亲,他是在真定府,离广丰跟京城都十分遥远。
那案子在广丰府发生,在京城受审,可能是要去问问婆母?
但要找什么由头呢?那么久远的案子,她突然翻出来,婆母能不怀疑?
宋春汐摩挲着信纸,忽然觉得为什么不能告诉婆母?霍云或许会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婆母那样疼爱霍云,哪怕只是万分之一会危害霍云的可能,婆母都不会轻视。
豁然开朗,宋春汐就想去找霍夫人,但临到门口又停住。
此事都不知发生在何年,若婆母知道,岂非要终日提心吊胆?万一因此忧思成疾,她怎么承担得起?宋春汐轻叹一声,又走了回来。
杏儿问:“少夫人因何事烦心?”
宋春汐摆弄着徐钝送的珍珠:“没什么。”
莫非是徐少爷在信里惹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