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节
第(3/3)节
说回家了,有几次能按时吃饭就不错。
至于睡觉,除非是家里,平时住在单位还真没有几天是准时睡觉的。
当然,全单位不仅仅只有谢云峥一人如此忙碌,还有更多与他一样忙碌的同志,为了他同一个任务,同一个目标,大家都坚守在岗位上。
私底下可能有谁不和,但绝对不会有谁拿工作开玩笑。
宋静姝到谢云峥单位时,正是食堂开饭的时候,单位上比家属区吃饭要早些,五点就开饭。
晚上十一点还有夜宵。
研究实验单位,就没有几人的作息是正常的,大把的人不能按时吃饭,所以单位食堂是提供一日四餐的。
早中晚与夜宵。
今天谢云峥单位食堂开饭后并没有多少人吃饭,宽大的食堂只零零散散坐了十几人,这十几人吃饭的时候也没聊天,可是一边吃饭一边思考。
都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
甚至有人饭还没吃完就灵光一闪想到实验的解决办法,饭盒一盖上,抱着饭盒就匆匆忙忙离开了食堂。
更有一些人来不及收拾饭盒,抓着馒头就跑了。
这样一来,食堂里还坐着吃饭的人就更少。
在食堂工作的工作人员早就习惯了这一幕,在确定走了的实验工作人员不会再回来后,他们只能无奈地把桌上的饭菜收好。
这些饭菜不可能扔,都是好食材做出来的。
会保留一段时间,要是实在没有人来领,只能把这份饭热一热,高温消毒后由他们食堂的工作人员分吃,在粮食越来越紧张的年头,没人舍得浪费粮食。
而且食堂工作人员与实验室人员的饭菜是不一样的。
能吃上实验人员营养更丰富的饭菜,对于食堂的工作人员来说,是福利。
军方实验单位,就算宋静姝拥有军人与研究人员家属的双重身份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到了单位门口,登记与检查完,才被领到专门等待的房间里等待着。
外来人员只能在这里等,不能深入单位。
这座研究所是军方重地,里面研究着很多机密项目,也有很多归国而来的尖端研究人员。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