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1节

第(2/3)节
满意。

    他知道蒙泰元帅一行人回国后决定不会说华国待客不周。

    一行人回到谢家村时,祠堂的大门已经打开,正有不少人进进出出。

    大家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食物。

    有雪白的馒头,也有冒着热气的刀头肉,还有颜色青翠的清明粿。

    咕嘟!

    看到这些食物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狠狠吞了吞口水。

    张正军与薛卫冬也不例外,他们也饿了,虽然没有罗兰几人惨,但确实也饿得好似能吞下一头牛。

    “康时同志,蒙泰先生,我们正想去寻找你们。”招呼叶康时几人的不是谢云峥,是村长。

    “云溪同志,我们没来晚吧。”叶康时问村长。

    “不晚,刚刚好,祠堂里都准备好,十分钟后祭祀,祭祀完我们吃早饭,然后再去坟上。”村长向大家解释。

    “行,那我们回去洗把脸,准备准备。”

    祭拜谢家祖先,叶康时打算穿正式点进谢家祠堂,这是尊重。

    “好的,康时同志。”村长比了个请便的姿势。

    叶康时与蒙泰元帅立刻带着自己的人回去了。

    “云峥,昨天的馒头起效果了。”村长目送客人们都进了各自的院子后,才轻轻说了一句。

    此时的谢云峥正站在祠堂正厅门口,他的视线落在摆满了灵位牌的大厅家祠。

    他视线停留最久的一个排位上写着谢景同三个字。

    那是他父亲的灵牌。

    第63章

    叶康时他们知道谢家村已经准备好祭品,回去没有耽搁抓紧时间收拾收拾,洗了脸,擦擦脖子上汗,然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衣服穿上。

    我方军人穿的是军礼服,蒙泰元帅一行穿的是黑色西装。

    虽然六十年代的西装没有后世那么精致贴身,但在此时已经是非常华贵的衣服。

    收拾完毕,叶康时与蒙泰元帅一行人准时出现在谢家家祠前。

    谢家村的村民大部分都在田地里劳作,只有老人、小孩,还有负责祭祀准备挑选出来的人进行今天的家祠祭祀,站在家祠前迎接叶康时他们的不是谢云峥。

    而是大堂伯父谢恒,是谢家村辈分最高、也是年龄最大的老人。

    今天家祠的祭祀就由老人家负责。

    谢恒代表谢家村把叶康时与蒙泰元帅一行人迎接进了祠堂。

    此时祠堂宽大的大厅里早就摆放好了各种祭品,香烛与‘金元宝’也在祭祀盆里烧上,每个进门的人都能闻到香烛独特的气味。

    新社会,不能再实行封建社会那一套跪拜礼,每个参与祭祀的人员都是鞠躬上香。

    谢家子孙先向先祖祭拜,最后才轮到叶康时与蒙泰元帅这些客人。

    站在谢家庄严的家祠里,所有人的神情都很肃穆。

    叶康时也不例外。

    谢家村祠堂里供奉的不仅仅是谢家的先祖,也有很多为国捐躯的烈士。

    谢家村是以书香传家的村落,每一位被教育出来的人都是爱国志士,牺牲的人中有参军的军人,也有平民百姓,还有一些像谢父这样的各领域先驱者。

    所以哪怕是叶康时来到谢家村的祠堂,他也要拿出十二分的尊重。

    摘下军帽,郑重向大厅里的所有灵牌敬礼。

    他敬重每一位灵牌上的人。

    张正军与薛卫冬也被谢家村的祠堂震撼了,他们从灵牌上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这些名字出现在教科书上,也有的是在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里,还有一些则是他们军中的传奇。

    原来这些拥有两个姓的人都出自谢家村。

    也就是说,整个谢家村可能都是烈士家属。

    张正军与薛卫冬眼角湿润了,他们看向每一块灵牌的目光非常坚定,他们在用自己的姿态向前辈继承意志与传承精神。

    各位先辈请放心,国家将由他们后一辈来守护。

第(2/3)节
推荐书籍: